第102部分(1 / 4)

小說:大漢嫣華 作者:向前

重新拿起皇帝信璽,想要蓋上,連忙拉住他的手,諫道,“不成。”

“這馬場是陛下你費了好大心血,才讓百官答應立起來的,現在全部將它們宰殺。你是不是瘋了?”

“阿嫣,”劉盈沉聲道。“放手。”

“不放。”張嫣使勁按住玉璽,跟他較勁,搖搖頭,惱道。“有了足夠的戰馬。舅舅你才能夠日後與匈奴一戰。你到現在還沒有蓋上,就是說你自己也捨不得這個馬場。要是今天這道詔書真地出去了,舅舅你以後一定會後悔的。”

“是。”劉盈乾脆不和她爭了。“朕是不想這道詔書。”

一尺見方的和田玉璽砰的一聲落在張嫣手裡,沉甸甸的一晃。身後符璽御史見狀忍不住出了一聲。

“朕是冀望這那些馬他日能夠助大漢兒郎踏平匈奴。朕也希望能夠留住雲陽馬場。也許,這場旱事過後朕會後悔。可是,要是不這道詔書,朕現下就會悔恨。阿嫣。那些馬再重要,能有百姓黎民地性命重要?他們莊稼無收幾乎要成為流民,朕卻還得用陳糧去餵馬。朕於心何忍?”

“因這場大旱,”他嘆道,“雲陽馬場地供應陳粟量已經一降再降。據回報,那些馬兒已經瘦的很虛弱,不堪再用。若天再不下雨,便也活不下去了。還不如現在就宰殺了,還能讓人吃一頓馬肉。”

阿嫣。你會懂地。不是麼?

張嫣捧著沉重的玉璽。一時不知所措。忙不迭地將之給扔回到天子御案之上。

“我知道。”張嫣道,可是她更知道。若是真的廢棄了這個馬場,短時間內是再也沒有可能重新建起一個了。“可是也許再過幾天,老天就下雨了呢。總有法子的。”她急急道,“要不,我來想想法子。”

“阿嫣。”劉盈還想要喚她,她卻頭也不回的跑了。他摸了摸鼻子苦笑了一陣子。阿嫣實在是對他的脾氣抓地很準。本來他這道詔書,是思慮許久定下的。她如何勸也勸不了。但她這般做派,倒顯的自己沒跟她說過就將之出去,很對不住她的一番心意。於是只好將詔書放在一邊。想著等自己與她說清楚一遍再做打算。

其實,阿嫣有一句話說的是對的。

他的確捨不得雲陽馬場。否則,這張詔書早就蓋璽出了,如何會因此和她起這場爭執。

椒房殿中

張嫣喚來解憂,問道,“你為私府令,替我掌湯沐邑幣帛諸物,自我四年冬十月入宮以來,這一年多,中宮私府之**有多少錢帛?”

解憂侃侃道,“娘娘名下有十縣湯沐邑,一年以來共進谷三千一百二十四斤,帛六百八十一幅。這一年來,中宮的用項是谷一千零五十六斤,帛二百三十幅。還剩二千零六十八斤,帛四百五十一幅。”

張嫣嘆了口氣,道,“你替我留下中宮兩個月的用度,然後將其餘地,都給我收拾好,待會了送到內史處,以賑濟此次關中旱災流民。”

“可是娘娘,”解憂搖頭道,“你雖然有這片心意,但是這麼點財帛,用充中宮自然寬裕,但是用作救濟旱災,大概”

只是杯水車薪吧。

“我也知道啊。”張嫣嘆道,“不過這只是小頭,綿盡微薄之力。只求造一個勢頭罷了。”

“你想啊。”她笑道,“我這個中宮皇后若捐了,未央宮地宮人官從捐不捐?若未央宮捐了,則繫留在長安的各家列侯自然也得捐一份心意。最重要地是,”張嫣叩案道,“那些劉姓諸侯王。”

“此次受災最重在關中,都是漢廷直轄的區域。而諸侯王的封國卻少有受影響的。他們是陛下至親,受封富庶封國,當此國難之際,自然該盡一份心力。這些封國屬地富庶,各有生財之道,才是我最看重的。”

張皇后大手筆的捐出自己的食邑收入,未央宮妃,官從得知後,無論是私底下讚賞還是恨的牙癢癢,也只得捐出自己的飾幣藏。

“於是一共募到谷千餘斤,帛四百幅,六百斤錢,並各色飾五十二件。”長樂宮中,張嫣笑著對呂后道,“這成果不錯吧。”

“好。”呂后彈了彈指,面上浮現笑意,“你這丫頭啊,到我這來,不只是表功。也是為逼宮吧?”

張嫣笑倒在她的懷裡。“阿婆說的是什麼話?”

呂后卻不理她,轉吩咐。“蘇摩,照皇后娘娘剛剛念地份。備了東西,等下讓娘娘帶走。”

蘇摩姑姑平心靜氣的唸了一聲是,目不斜視,彷彿集整個未央宮籌出來的東西在她眼中只是九牛一毛,輕輕一吹。不動痕跡。

“多謝太后仁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