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角大口大口的血流出,卻始終笑著,笑著笑著,淚流滿面。
菁華轉身,對屋外守軍說了一句:“葬了吧。”
次日,端妃蘇氏暴斃,雲曦殿外,掛了白綾,太醫對外道,突染惡疾,不治身亡。
訊息傳開後,市井皆傳,蘇家,因蕭景姒而落,蘇暮詞,因蕭景姒而亡。蕭景姒是妖的傳聞,風聲最盛,便是這個時候,涼都發生了一件大事。
一大早,東街小巷裡有孩童歡天喜地的驚呼聲。
“爹爹!”
“爹爹!”
三四歲的女孩兒蹦蹦跳跳地歡呼:“爹爹,快看,紅燈籠,紅燈籠!”
女孩兒的父親似乎還未醒神,揉揉眼睛,身側的婦人詫異——“孩子他爹,這紅燈籠是你掛的?”
男人是東街村口的木匠,住的是茅草平房,屋頂不過三四米高,矮牆上,正掛著一對大紅的燈籠,那燈籠做工精緻。
男人又揉揉眼睛,那大紅燈籠上,還貼著喜,有些懵了:“又不逢年過節,我掛紅燈籠作甚?”
“爹爹,爹爹,”天真爛漫的女孩兒歡歡喜喜地指著那紅燈籠,“過年了!過年了!”
過年也不掛貼著喜字的紅燈籠啊。
放眼望去,好傢伙,整條東街平民巷每家每戶外都掛了一對,那燈籠的做工精良,一看便是大戶人家才掛的。
這一夜醒來,涼都同喜,是什麼情況。
“你家門前也掛了?”
隔壁家的男人站在門口,大著嗓門吆喝:“是啊,這一整條街都掛上了紅燈籠,不僅如此,門前還有一錠銀錠子呢。”
木匠家的婦人一聽,立馬激動地說:“孩子他爹,我們家也有,我還以為是旁人路過時掉的呢?原來每家都有。”
男人一臉懵逼:“這是怎麼回事?”
怎麼回事?無從得知,只是這日早上,涼都的大街小巷都在議論此事,甚至不少茶肆酒樓裡開桌講書、開盤下注,論一論這一夜滿城的紅燈籠與銀元寶。
哦,還不止如此,一夜之間,整個皇宮紅妝裹覆,紅綢從宮門口一直鋪到了三宮六院與金鑾殿。
女子抱著手,嘖嘖稱讚:“這是何人?好大的手筆。”
她是在宮門口守株待兔?這是菁華歸京後頭一次進宮,便碰上了這人,他還刻意從東華門進來的,還是被逮了個正著,他懷疑這女子是狗鼻子,聞著味來的,不然解釋不通。
這守株待兔的女子,可不就是竹安公主鳳觀瀾。
鳳觀瀾踩著腳下的紅絨毯,觸感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