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滿天下了;而且馬超投靠劉備之時;也不是孤身一人;還帶來了不少西涼勁卒;對於劉備和馬超來說;雙方更接近於聯盟關係。
當然了;劉備是位於主導地位的。
見到馬超不說話;劉備暗哼一聲;暫且放下此事;接著問道:“孔明;你可有什麼退敵之計”
諸葛亮看的要比陳到長遠的多;聞言立即答道:“回稟主公;亮認為;想要擊敗曹cāo;除非能破壞李重和曹cāo的聯盟;讓曹cāo或李重孤掌難鳴;不然的話;難於登天……但屬下一時間卻想不出什主意來……除非……除非……”
“除非什麼……說
”劉備提高聲音;沉聲問道。t
♂♂
第四百零一章 劉玄德割肉飼虎
諸葛亮眼中閃現出掙扎的神色,一字一句的說道:“除非我們放棄許昌!”
“放棄許昌……”諸葛亮話音剛落,眾人就都難以置信的叫道,陳到、馬超、簡雍等人更是站了起來,怒視著諸葛亮。
這些人有這麼大的反應很正常,諸葛亮提出放棄許昌絕對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問題,而是涉及到劉備集團的最終目標。
看一看李重先和曹操爭奪虎牢關,再與曹操合縱連橫,追殺劉備,千里調兵,幾乎傾盡全國之力,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消滅劉備的水軍,能讓甘寧的水軍攻克丹徒,在江南佔據一個穩定的軍事基地。
對於李重來說,傾盡全力佔據丹徒是給手下文武一個非常明確的訊號,我們的目的就是一統江南,平定天下。
曹操千里跋涉,遠攻江陵也是一樣的,無時無刻不在告訴手下文武,我們要平定天下,建立萬世之基。
劉備的許昌也是一樣的,兩線作戰的劉備無論多麼艱苦,都沒有動用許昌的一兵一卒,為了就是告訴手下之人,我們從來沒有放棄北伐的想法。
可現在諸葛亮忽然提出放棄許昌,就是提議劉備別想爭霸天下了,就在江南做你的土皇帝吧!這對劉備手下的一眾文武來說打擊太大了,簡直是不可饒恕。
想一想陳到、糜竺等人,能跟著劉備東征西討,轉戰千里,顛沛流離,為的是什麼,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一統天下,青史留名嗎!可現在諸葛亮的提議一下子就讓他們的夢想破滅了,真要是這樣的話,他們所做的一切還有什麼意義?
馬超也是一樣,馬超的夢想沒那麼遠大,但馬超一直以來都沒忘記血海深仇,為了給一家老小報仇雪恨。為了這個目標,馬超這樣高傲的人物都忍受屈辱,屈膝於劉備帳下,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可現在諸葛亮卻提議,馬孟起,你這輩子別想報仇了,老老實實在荊州待著吧,試問馬超如何能接受得了。
如果不是接連遭受挫折,讓馬超已經學會了忍辱負重,馬超都能當場拔劍斬了諸葛亮。
看到手下眾人的反應,劉備心裡一沉,他實在是沒想到,諸葛亮的提議會讓眾人如此反感。說實話,劉備的想法是和諸葛亮一模一樣的,也是放棄許昌,將關羽調回荊州,鞏固江陵和採石磯兩個戰線。
但是這話諸葛亮可以說,但劉備自己卻沒辦法說,劉備總不能告訴手下眾人,主公我已經失去進取心了,大家就做守門犬吧,所以劉備才一直追問,讓諸葛亮說出這句話來。
諸葛亮明不明白這個道理,明白,但諸葛亮也沒料到眾人的反應會這麼大。這也難怪,諸葛亮自幼就在荊州長大,基本上算是荊州人了,對於北方的土地並沒有那麼深的感情,也沒有故土難離的感觸。
不要小看“故土”這兩個字,華夏人對於故鄉的依戀是無與倫比的,而這種千千萬萬的依戀凝結在一起,才形成華夏民族無與倫比的凝聚力。
別的不說,看一看寶島老兵,哪一個不是對故鄉日思夜想,盼望著兩岸同行,臨死之前能看一看家鄉的土地。甚至有些人覺得,能把骨灰運回家鄉埋葬,就是莫大的幸福了。
劉備面沉似水,鷹隼一樣銳利的目光落到諸葛亮的臉上,發現諸葛亮的面色依舊十分平靜,這讓劉備欣慰不已,能提出這個口誅筆伐的意見,也就是說諸葛亮已經成為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了。
什麼叫出色的政治家,就是懂得取捨的政治家。
但劉備依舊冷冷的問道:“諸葛亮,你給我仔細說說,放棄許昌之後,我們還怎麼北伐?還怎麼反攻中原?”
諸葛亮面無懼色,拱手答道:“回稟主公……回稟各位將軍,諸葛亮提議放棄許昌,並不是放棄收復中原,而是為了破壞曹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