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張遼率兵圍在廣陵。早就做好準備的張遼並沒有把注意力放到張飛身上,而是放到張飛率領的水軍身上。
張遼根本就不用費力攻打廣陵,只要切斷了張飛陸軍和水軍之間的聯絡,張飛就逃不回江東,等到趙雲、李重等人到了,再攻打廣陵也不算遲。
廣陵距離大江北岸不到三十里,渡江就是丹徒,而丹徒就是張飛的水軍基地了,裡面駐紮著三萬水軍,由劉磐率領,這也是接應張飛回家的軍隊。
將時間向前推移一段時間,張飛並不知道趙雲等人已經率領騎兵趕赴廣陵了,現在的通訊還沒那麼發達,他還在城中和眾將商議如何退到江東一事。作為東線戰場的主將,張飛手下還是有幾個人的,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李嚴和陸遜了。
李嚴就不用說了,為人穩重,給張飛當副手最合適不過了。陸遜可是一等一的強人,陸遜本是江東士族出身,在孫權叛亂之時投靠了孫權。其實陸遜也不算投靠孫權,像他這樣的世家子弟根本就沒有機會選擇的,誰佔據了江東,他們就只能給誰效命了,陸遜無論如何,也不敢拿一家老小的性命開玩笑。
陸家可不如蔡家,蔡瑁在軍中影響力極大,劉備不敢貿然對蔡家動手,但是陸家沒有兵權,張飛一聲令下,陸遜就只能乖乖的跟著出征了。
這裡必須要解釋一下,除了聯姻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地步,比如說糜竺和劉備;或者友情深厚,像是周瑜和孫策,大多數世家大族中人談不上對誰忠心耿耿,陸遜跳槽到劉備手下也不算是背叛孫權,這和人品無關。
張飛提出一個很有建設性的意見,讓眾人參詳,就是忽然出兵北上,偷襲下邳,逼迫張遼分兵防守,然後趁機突破張遼的防線,在劉磐的接應下,渡江回到江東。
這大約算是一個圍魏救趙之法,張飛話音一落,眾人就紛紛點頭稱是,唯有李嚴和陸遜默然不語。
張飛看了看李嚴和陸遜,自覺李嚴年齡稍大,可靠一些,於是出言問道:“正方,此計可有不妥之處?”
李嚴搖頭道:“末將之時感覺而已,將軍還是問伯言吧!”
其實李嚴倒不是不知道張飛提議的不妥之處,只是李嚴為人特別低調,不願意出風頭,這才推諉到陸遜這裡的。要不是李嚴的性格如此,劉備託孤以後,諸葛亮能不能隻手遮天還是個問題,畢竟歷史上的諸葛亮軍事才能並不出眾。
劉備將李嚴派到張飛這裡其實都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失誤,現在的李嚴是秭歸縣令,如果李嚴在秭歸縣的話,曹操能不能快速打下秭歸,在劉備之前趕到江陵還不好說。
不過陸遜卻必須要拿出一些真本事來,受到重視,才能給家族爭取一些好處,陸遜稍一措辭,慢慢說道:“將軍之計確實有可取之處,但是將軍有沒有想過,如果張遼堅持不救下邳會怎麼樣……就算將軍打下下邳,孤城一座,也難以久守啊!”
張飛倒不是剛愎自用之人,聞言皺眉道:“下邳是徐州重鎮,張遼能眼看著下邳失守嗎?”
陸遜嘆了口氣,低聲說道:“陸遜也不敢保證,不過陸遜認為,將軍此計太過冒險,還是不用為妙。”
張飛揉了揉眉心,問道:“那麼伯言可有什麼想法,說出來聽聽。”
陸遜點點頭,慢慢說道:“自從玄德公北伐以來,就戰事不順,李重和曹操設下種種圈套,想要擊敗玄德公。依陸遜看……想要擊敗李重和曹操,就要知道他們的戰略目標是什麼,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那李重的目的是什麼?”一名將領急衝衝的問道。
陸遜呵呵一笑,說道:“戰爭的目的不外乎是土地、人口、城池、關隘了。李重的戰略目標也不難猜,應該就是消滅我們的水軍,好渡過大江,佔據揚州。順道還能切斷我們的歸路,將我軍全殲在此。”
”陸軍呢?“又有一人插口問道。
陸遜苦笑道:“不怕張將軍生氣,我們這點陸軍,怕是不放在李重眼力裡吧!”
“有道理!”張飛甕聲甕氣的說道:“李子悔的鐵騎雄霸天下,有這個資格,接著說,說詳細點。”
陸遜點頭應是,接著說道:“既然我們能確定下來李重的目標是我們的水軍,就可以拿水軍做餌,好好的和李重周旋一下了。將軍可以拍派磐將軍將軍攻打張遼的大營,張遼為了消滅我們的水軍,一定會出營迎戰,到時候將軍在路上設下伏兵,就可以伏擊張遼出營的軍隊了。”
張飛哈哈大笑道:“引蛇出洞,這招不錯,不錯……”
陸遜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