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的劉璋叫苦不迭,成都岌岌可危。
當然,跑路回襄陽的劉備自然要四處祭天,感謝上蒼庇護了。
建安九年,三月,春天到了,和煦溫暖的春風拂過原野,留下一抹嫩綠之色,纖細的麥苗隨風舞動,就像少女的腰肢,令人迷醉不已。
天空中,鴻雁北飛,留下一連串清脆的名叫之聲。
王三麻子靠在一棵樹樁上,手裡拎著一隻肥大的野兔,覺得自己很幸運,非常幸運,簡直是天之驕子。
介紹一下,王三麻子魏郡人士,務農為生,今年五十二歲,本名就叫王三,由於臉上麻子很重,所以被人戲稱為王三麻子。這很真正常,在古代有很多人都是沒有名字的,什麼狗蛋、二丫之類的一叫就是一輩子。
今天,王三麻子一樣去自家的麥田務農,豈料遇到個傻兔子一頭撞在樹樁上,一命嗚呼了,讓王三麻子撿了一個大便宜。
這算不算幸運?
王三麻子歷經黃巾之亂,討伐董卓,官渡大戰數次大戰,卻一次戰場也沒上過,幸不幸運?
王三麻子不但沒上過戰場,還在五十來歲找了一個豐乳肥2臀的寡婦當媳婦,並且小媳婦給王三麻子生了一個大胖小子,這算不算幸運?
不管別人怎麼看,王三麻子自己是知足了,知足而常樂,作為一個苦哈哈的農民,王三麻子真沒什麼雄心壯志,能延續香火就不錯了。而且王三麻子還聽說,最近趙王要弄一個叫什麼科舉的制度,聽說這個制度一出來,就算老百姓也能當官了。
當然,王三麻子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一個當官的材料,他斗大的字還不認識一筐呢!不過王三麻子也不是一點野心沒有,自家兒子看上去挺聰明伶俐的,不行就送到那個叫什麼……管寧先生辦的私塾去讀幾年書,再試試趙王那個私塾,沒準兒祖宗顯靈,老王家也能出個大官呢!
這倒不是王三麻子痴心妄想,管寧確實在河北開了不少學館,學費也不貴,家境稍微殷實一些的人家,都能去上幾天學。王三麻子也不例外,雖然這些年稅負很重,但由於連年征戰,人口銳減,每戶能分到的土地比以前多得多。
王三麻子覺得自己身體還好,再活個二三十年不成問題,努努力,多開幾畝地,送兒子上一兩年學不成問題。
就在王三麻子陷入瞎想……遐想之時,官道之上忽然傳來一陣馬蹄之聲。
王三麻子急忙睜開眼睛,向官道看去,這年頭能騎馬的除了大頭兵,可都是貴人。不說別人,就是縣令的兒子,都沒資格買一匹好馬呢!王三麻子很清楚的記得,就是去年,因為私自購買戰馬,縣令的兒子就被一個叫武安國的將軍狠狠的抽了一頓皮鞭。
對於老百姓來說,這真是一件好事,自從被武安國將軍揍了一頓,縣令的兒子老實多了呢,也不敢隨便調戲大姑娘、小媳婦了。
不過王三麻子只聽到馬蹄聲,並沒有見到騎士,等了好一會兒,王三麻子終於在官道上見到三個人影,兩人前行、一人隨後,而這三個人朝這個方向看了一眼,就奔著王三麻子的麥田而來了。
“也不怕髒了你們的靴子!”王三麻子暗地裡笑了一聲,這情景他也見過幾次了,都是趙王派出來調查民生的,不過這些人很少讓泥土弄髒他們的靴子,大多數人都是站在官道之上、把自己招呼過去詢問而已,不過這些人問的卻很仔細,還有隨從在旁邊做記錄。
有幾次王三麻子也很好奇,伸長脖子也沒看清人家寫的是什麼,當然了,看清了他也不認識字。
這一次也不例外,雖然聽不到說什麼,但王三麻子也能看得出來,有一個人想過來看看,其餘兩個人搖頭阻攔,指了指腳下,意思很明顯。
但到了最後,三個人還是下了官道,來到麥田之中。
為首之人看上去三十上下,長得一表人才,顧盼生威,王三麻子到不知道顧盼生威這個詞,不過王三麻子能感覺出來,這個人比縣令威風多了。
第二個人是個俊俏女人……別看她女扮男裝,但也是女人,王三麻子一眼就看出來了,哪有男人面板這麼白嫩的?不過他也沒敢多看,這種女人多看幾眼沒準兒都能惹出禍端來,最後那個人王三麻子都沒細看,遠遠的站在一邊,一看就是個隨從。
“老人家好(五十歲在古代已經算是老人了)!”為首之人倒很有禮貌,抱拳說道。
王三麻子急忙回禮說道:“客人好,不知道幾位有什麼事嗎?”
為首之人笑道:“也沒什麼事,路過此地,看你種的莊稼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