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3 / 4)

小說:20.42 作者:風雅頌

經適應了馬超的作戰方式,並不吃那麼大的虧了。第二、李重手中騎兵充足,可以保持一定程度的輪換,兵卒和戰馬的體力都有保證,而馬超不行,馬超手下沒有那麼多兵,人馬體力都不如河北兵卒。

眼看馬超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劉備只能再給馬超派遣援軍了。

當然劉備也沒有責怪馬超的想法,不是馬超不行,換做是誰來也不行,黃忠、魏延、周倉三個人都不是吃素的,單對單拿出來都夠馬超忙活一陣子的了,更何況馬超在兵力、兵種配置上還處在下風。

雖然劉備一直認為關羽能力很出色,但劉備在內心深處也不認為關羽能比馬超做得更好。

而這次給馬超派援軍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了,由於周瑜把注意力都放在中軍上,導致劉備的中軍壓力極大,劉備根本不敢在中軍抽調兵卒支援馬超。劉備不光不敢抽調中軍,甚至還要隨時救援中軍,原因很簡單,依照劉備的軍隊佈置,左翼、右翼、中軍之中毫無疑問,最重要的就是中軍了。

馬超潰敗了,關羽潰敗了,對於劉備來說都不是滅頂之災,甚至還有翻盤的可能。但中軍一旦潰敗,劉備就無力迴天了,所以劉備只能在壓力較小的關羽這邊抽調兵卒救援馬超。

戰到現在,劉備基本上已經放棄了取勝的心思,實際上劉備一開始的心思也不是擊敗李重,而是再和李重的較量中不處在下風就可以了,嗯……稍微吃點虧也可以。

畢竟李重的實力擺在那裡呢,趙雲、甘寧、太史慈等人都是天下皆知的猛將,河北騎兵優勢一等一的強悍,再加上還有周瑜這樣的俊彥投奔,李重真算得上如虎添翼了,只要劉備別輸的太慘,就不算敗。

而在劉備的戰略佈局上,不敗就是勝了,只要劉備能表現出抗衡李重的能力,就能震懾住別有異心的江南士族,而且還會吸引無數投機分子、有才之士投奔劉備,壯大劉備自身的實力。

前提是劉備能打好這一仗!

事到如今,劉備也承認,自己在指揮能力上不如周瑜,整體實力也不如李重,但想要不輸的太慘還是能做到的。

這並不稀奇,指揮能力到了劉備這個級別,身邊還有諸葛亮這樣的人物提醒,根本就不會出現什麼破綻。

周瑜有沒有能力擊破劉備的軍陣,有!劉備也認為周瑜有這個能力,但劉備不認為周瑜會這麼幹,原因前面說過。

不管周瑜不會選擇慘勝,李重也不會幹這種兩敗俱傷的事,荊州遠比河北富足,李重重新招募兵卒,建造軍隊耗費的時間要長於劉備,這是不爭的事實。劉備相信,依照李重的雄才大略,不會看不明白這一點。

所以劉備篤定,只有自己一直防守,讓李重和周瑜看不到輕鬆取勝的希望,當兵卒損失超過一定的程度,二人自然而然的就會撤兵而回了。

牽一髮而動全身,劉備抽調關羽這邊的兵卒支援馬超,周瑜自然也會抽調和關羽對戰的兵卒來支援黃忠等人,打鐵要趁熱,周瑜自然不會選擇突破關羽這一點的。

但這樣一來,佔據又開始出現一些變化,中軍不變,馬超這面的戰場開始無限制的擴大,激烈程度慢慢接近中軍,而關羽這方面的佔據逐漸趨近於平淡。

時間推移,當戰場再一次陷入平衡狀態之時,周瑜的嘴角忽然露出一絲冷笑。

看到周瑜略顯得意的笑容,李重心中一動,猛然間明白過來周瑜在打什麼主意了,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大坑。

李重雖然有些明白周瑜的用意,但是李重還不清楚,周瑜具體的實施方案。

周瑜不是遺忘了趙雲這支騎兵,而是刻意保留著這支軍隊的戰鬥力,一千人的騎兵,對於右翼的馬超和中軍的劉備來說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頂多是應付的艱一些罷了,可如果調過去突襲關羽的話,關羽就要吃大虧了。

現在關羽這面戰場加起來還不到一萬人,也就是說,關羽手中只有五千人上下,不說和關羽對峙的軍隊,單單趙雲這一千騎兵,已經有能力抗衡關羽的五千兵卒了。

而且軍隊打仗還有一個慣性問題,兵卒已經習慣這種程度的壓力了,要是壓力慢慢增加還所得過去,但施加的壓力陡然間增加一倍,百分之九十九的軍隊都會當場潰敗。

李重不明白的是,周瑜如何快速的將趙雲的一千騎兵從戰場東側調動到西側(劉備的右翼,也就是馬超這個方面),突襲關羽,難道要靠騎兵的機動力,繞過戰場嗎?

如果李重自己指揮軍隊,他就只能拿出這樣的辦法了,劉備手中沒有那麼多騎兵,或者說劉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