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只要馬超採用這個辦法,在涼州站穩腳跟,牽制住曹彰一點問題都沒有,甚至還有勝利的可能,只不過需要的時間很長罷了。
第二個辦法比較激進,就是以守為攻,郝昭率領少量軍隊,守住昭武縣,掐斷曹彰北上的步伐,而馬超則率領大軍北上,收復敦煌郡和酒泉郡。
這個行動的關鍵不是馬超能不能收復敦煌郡和酒泉郡,而是郝昭能不能頂住曹彰的反撲。
如果捏斷了曹彰和敦煌郡,酒泉郡的聯絡,這兩個郡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不會有太大的戰鬥力,馬超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打下這兩個郡,甚至這兩個郡望風而降都是有可能的。而攻克了這兩個郡之後,馬超的軍隊實力大增,再掉頭南下,擊敗曹彰的可能xing就會大大增加。
好處顯而易見,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馬超率領大軍北上,那麼郝昭手中的兵力就比較單薄了,能不能守住民心未定的昭武縣,有很大的難度。萬一昭武縣失守,曹彰就可以跟著馬超的屁股後面大,一一收復失地,雖然不能把馬超趕盡殺絕,但也能極大的消弱馬超的實力,讓馬超攻克涼州的野心破滅。
而管亥在韓琦的牽制下,能不能北上支援上郝昭,還真不好說。
這主要是地形因素決定的,涼州的地形不怎麼好,管亥要想北上支援郝昭,必須要經過烏蘭縣和觻得縣,這樣一來,就不可避免的曹彰發生衝突,勝負實未可知也?
馬超傾向於保守一點的計劃,直接南下,徐徐進兵。
而郝昭傾向於激進一點的辦法,讓馬超率領大軍北上,當然,郝昭卻不認為自己的辦法激進。在郝昭看來,只要自己有三千兵卒,守住昭武縣就綽綽有餘了。
馬超和郝昭爭執了半ri,還是沒統一意見,不過雖然沒取得統一意見,但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反正郝昭要求也不高,三千兵卒而已,馬超認了。
萬一郝昭死在昭武縣,呵呵……對於馬超來說,郝昭死了也就死了……說句不好聽的,對於馬超來說,郝昭死了更好,那樣一來,自己在涼州就獨攬大權了,再也沒人牽制自己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 假仁義禍心暗藏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