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開啟局面也未嘗沒有希望。
但現在的局勢更加危險,馬超和曹操有血海深仇,一旦曹操向西域逃竄,馬超一定會劈死截殺曹操。
不得不說,李重也真不是什麼好東西,單單把馬超留在涼州,一方面給了馬超報仇雪恨的機會,另一方面,李重未嘗沒有讓曹操和馬超兩敗俱傷的想法。
要結尾了,蜘蛛在寫新書,更新緩慢,見諒!但蜘蛛不會太監的,這本書肯定會寫完的。
第四百九十五章 再創那百家爭鳴
戰事愈發慘烈起來,特別是曹仁的救援軍隊和太史慈的外援軍隊,在弘農附近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曹仁和太史慈各自率領越兩萬軍隊,只用了半天時間,雙方就付出了近五千人的死傷代價。
洛陽附近的百姓叫苦不迭。
坦白說,李重和曹操都算有點良心,一再囑咐手下的將領不要太過騷擾百姓,但是,這只是一種美好的設想而已。
殺紅眼的軍隊那管這些,為了能佔據一個有利地形,驅逐百姓,燒拆房屋,無所不用之極。雖然很少有兵卒直接衝百姓舉起屠刀,但其中的誤傷也不少,洛陽附近不說是十戶九空,也好不那裡去。
數天之內,澠池、新安等縣就華為狼藉。
不過這天下總有閒來無事的人,比如漢代的大儒,鄭玄、司馬徽、管寧等人,特別是鄭玄這個老不死的,本來他應該在公元200年上下辭世,但被李重攪亂天下之後,鄭玄到現在還活的好好地,雖說滿頭白髮,但看上去再活三五年也不是問題。
當然,這人來洛陽站場見李重也不是純屬無聊,他們還是被李重的政令所觸動。
李重的政令就是正式進行科舉,不過在李重所主持的科舉開始,儒學經典再不是重要組成部分,趙國的科舉更接近於時事,相對來說,法家、雜家、農家、墨家所學在考試中佔據的比例更大。
於是漢代的大儒們不爽了,在他們看來,李重這時要掘儒家的祖墳啊。
仗著資格老,鄭玄帶領一眾儒家子弟來見李重,李重也不推辭,就在殺氣沖天的軍帳中接見了鄭玄等人。
簡單的見禮過後,鄭玄當先發難,拱手道:“陛下,科舉制度確實是選拔人才的最好方式,國之幸焉、民之幸焉,但不知陛下為何打壓儒學,不重視四書五經呢,如此一來,豈不要天下大亂。”
“鄭大師……言之過重了吧?”李重皺起眉頭,有些不悅的問道。
鄭玄一拱手,慢慢說道:“鄭玄此言並非危言聳聽,獨尊儒術,方是天下正道,如若不然,如何教化萬民?”
李重直勾勾的看著鄭玄,良久沒有說話。
按照常理來說,李重罷黜儒家一門獨大的行動有點操之過急了,李重應該再擊敗曹操之後,攜席捲天下之威,強行推動此事,如此一來,華夏的儒生應該不敢造次,就算有所波瀾,也不會形成天下洶洶之勢。
但是,李重卻有另外一個想法,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就不說了,其次,李重就是想看看儒門到底能有什麼動靜,矛盾儘早爆發,將來的隱患也會少點,不然的話,這些儒生暗藏心思,隱秘起來,也必勝後患。但現在提前見所有的隱患引發出來,李重就可以先下手為強……斬草除根。
歷史上有一位帝王很猖狂,那就是鯨吞六國的秦始皇嬴政,但秦始皇有一點比較倒黴,就是焚書坑儒一事。
焚書坑儒可是歷史上一件大事,李重在後世就聽說過無數次,但實際上,秦始皇真沒幹過這事,秦始皇做的是焚書坑術,術士的術,當然了,這種歷史事件貓膩太多,誰也分不清真假,但有一點李重可以肯定,那就是儒家經典並沒有失傳多少,也就是說,即使秦始皇幹過焚書坑儒的舉動,動作也不會太大,並不像史書上描寫的那麼殘暴。
其實,李重自己倒是很想幹一下焚書坑儒這樣瘋狂的舉動。
還有就是李重對鄭玄等人很是不齒,你也不夠就是個比較有學問的老頭而已,考試考什麼內容是你們說的算的嗎?君不見後世千人罵、萬人恨的英語四六級,不一樣考的轟轟烈烈,引無數英雄才子盡折腰,嗯……說是欲哭無淚也可以。
看了鄭玄半天,李重這才冷笑一聲,徐徐問道:“鄭玄……我問你,神農氏嘗百草,教人農桑之事,是否稱得上德被天下呢?”
鄭玄毫不猶豫的答道:“自然。”
李重又接著問道:“有巢氏教化百姓修建房屋,躲避狼蟲虎豹,寒風驟雨,是否算的上德被天下呢?”
鄭玄依舊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