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刺不進的刀光,關羽一時間竟然不落下風。
馬超不著,趙雲更不急,兩個人心知肚明,關羽這也是迴光返照而已,人到絕境,很可能會爆發出全部的潛力,關羽這樣的武將爆發出堪比呂布的戰鬥力,也很正常,但爆發過後,也就是關羽力竭的時候了。
此時此刻,趙雲和馬超已經有生擒關羽的心思了。
其實馬超也有點鬱悶,關羽有限的反擊都用在了馬超身上,這也難怪,對於趙雲,關羽倒沒什麼憤恨之心,各為其主嘛!但對於馬超,關羽卻是恨得咬牙切齒,說實話,要不是馬超反叛,劉備丟了襄陽,絕對不止於落到如今地步。
馬超害怕關羽亡命一搏,和自己拼命,攻勢也就減弱了幾分。但就是如此,關羽的落敗也只是時間問題,絕對不會出現任何意外。
和二人猜想的一樣,關羽確實是迴光返照,陡然間潛力爆發而已,幾十招過後,關羽忽然感覺渾身痠軟,就連精神也渙散起來。
一點體力消耗嚴重,精神難以集中,人就難免會胡思亂想,關羽也是一樣,關羽想到的是霸王項羽。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關羽終於明白項羽為什麼不肯過江了,現在兩人的情景極其相似,嗾使身陷絕境,又有大兵追殺。當然,無論是關羽還是項羽,都有逃跑的機會,項羽有機會坐船逃走,關羽也有機會喬裝出逃的。
但是,關羽卻沒辦法捨棄跟隨自己的兩千兵卒,手下的兵卒誓死相隨,主將也要不離不棄才是,如果關羽是貪生怕死,拋棄手下的人,他也得不到兵卒的擁戴,這本身就是相輔相成的事情。
突圍和孤身逃跑時兩個概念,如果關羽依靠武功,殺出重圍,哪怕是隻帶出三兩個兵卒,關羽也問心無愧,頂多是心懷遺憾罷了。但是,如果關羽獨自逃生,那良心就會受一輩子煎熬,想來項羽也是如此……
其實關羽這種義氣為先的性格並不適合當一員大將,而是應該行走江湖,行俠仗義,做個幫派之主才合適,當然,到了後來,關羽也漸漸成為某些暴力團體膜拜的物件。
關羽的想法是正確的,項羽當年也是害怕孤身逃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但是,與趙雲馬超兩人交手,還分神的話,就是神仙也救不了關羽。
還沒等關羽收攏起精神,兩道寒光閃過,關羽肩頭血光閃現,手中的鋼刀噹啷一聲掉到地上。
馬超深恨關羽一再奔著自己下手,一槍桿砸在關羽胸前,打的關羽鮮血狂噴,直接在馬上摔了出去。觀戰的兵卒呼啦一下圍了上去,爭先恐後的按住關羽,早有那兵卒解下腰帶等物,死死地捆住關羽。
關羽被擒,關平、關興等人也沒什麼抵抗的心思了,紛紛放下刀槍,被趙雲等人捆綁起來,倖存的兵卒大哭一陣,也都做了階下之囚。
擒下了關羽,趙雲和馬超大喜過望,商議了一下,趙雲親自將關羽押解回當陽,馬超依舊埋伏起來,等著伏擊劉備的援兵,其實馬超並不知道,劉備的援兵是不會來了,臨湘那邊的周瑜早就打的劉備毫無還手之力。
李重非常想見見名震千古的關雲長,如果說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是吹噓出來的,關羽的武藝可是實打實的,能成為後世的神仙,也並不是空穴來風。
十幾日之後,在江陵城外,洪水之濱,李重終於見到了關羽。
同樣,李重也沒有招降關羽的意思,如果說招降諸葛亮還有一點可能,招降關羽那就是白日做夢,關羽就是投降,李重也不敢收留關羽,不被關羽刺殺才怪呢。
雖然才四十餘歲(167—207),關羽的鬚髮就已經有些花白了,可見連年的苦戰也耗盡了關羽的精力,想當年關羽萬軍之中刺殺顏良,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可現在看看,身為階下囚的關羽早已雄風不再。
“賜座……”李重看了看關羽,慢慢說道。
關羽也不推辭,在蒲團上盤膝而坐,朗聲說道:“亂臣賊子,不必惺惺作態,關羽唯死而已,絕對不會背叛主公。”
“放恣……大膽……”
帳中頓時響起一陣叱呵之聲。
李重聞言呵呵一笑,揮手叫眾人安靜下來,問道:“關雲長,你認為我是亂臣賊子。”
關羽冷哼一聲,說道:“你目無天子,私自興兵,不是亂臣賊子,又是什麼?”
李重聞言點了點頭,慢慢說道:“如此說來,我確實是亂臣賊子,可是劉玄德就不是亂臣賊子了嗎?”
不等關羽反駁,李重就接著說道:“我不想和你討論劉玄德是不是漢室正統的問題,這沒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