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已成空
建安十四年十二月,烏雲低沉,整個鄴城都籠罩在白茫茫的雪花中,寒風嗚嗚作響,覺得地上積雪飄飛。(無。;彈窗。。。。
街上的行人都穿著厚實的布衣,籠著袍袖,急匆匆的趕路。偶爾也有鮮衣怒馬的富家子弟頂著風雪策馬而過,在大街上揚起清脆的馬蹄聲,踏破冰凍一樣的空間,給肅穆的城池帶來一絲歡快的氣息。
鄴城府衙之內,十二座炭爐散發著炙熱的氣息,烘烤著清冷的大殿,隨著各級官員漸漸聚齊,李重也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之中,趙國的軍政詳情再一次彙報到李重耳中。
建安十四年,趙王轄下共有三百二十萬一千九百二十戶,丁四百七十五萬一千一百四十人。
建安十四年,趙王轄下共有步軍三十二萬人,騎兵十一萬騎,水軍二萬三千人。長槍四十萬根,鋼刀三萬四千柄,弓一萬五千張,弩三千五百架。
建安十四年,趙王轄下共收糧米八佰十二萬五千一百四十石,布匹一百三十萬丈,毛氈十二萬頂。
…………
在差不多的時間裡,洛陽的王宮上演著相似的一幕。
建安十四年,魏王轄下共有二百二十萬一千九百二十戶,丁三百五十五萬一千一百四十人。
建安十四年,魏王轄下共有步軍二十二萬人,騎兵八萬五千騎,水軍五千五百人。長槍三十二萬五千四百根,鋼刀二萬四千五百四十五柄,弓一萬二千一百四十張,弩二千五百二十五架。
建安十四年,魏王轄下共收糧米五佰十二萬五千一百四十石,布匹一百三十萬丈,毛氈十二萬頂。
…………
從以上的數字可以看出,曹cāo現在的實力還是差於李重的,雍涼二州,再加上益州,三輔之地,無論在人口,還是在土地面積,都差得很多。史料記載,東漢末年的人口數量大約在叄佰萬上下,我這個是按照大概估計寫的,資料黨略過即可!
政務工作的非常複雜,說實話,李重實在不是搞政務的材料,不過還好,李重並不是喜歡抓權不放的人,將政務交付給程昱等人處理就好了,自己只要把握大方向,看看和前一年的數字對比就可以了。
此外李重一手建立的錦衣衛也會秘密進行探查,看看各級官員有無瞞報情況。
一旦發現貪2汙腐2敗的情況,在李重看來只有一個辦法處理,超過一定限額就處以極刑,不到限額就下大牢,服苦役。什麼派系鬥爭啊,政治妥協啊,對李重來說一點影響都沒有,完全無視。
在現在看來,李重就是不會妥協的白痴。
但李重也身居高位多年了,對於政治這種東西有另外一種看法,什麼叫妥協,什麼叫影響太大,那只是上位者對部下的威懾力不夠而已。想一想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的豪氣,貪2汙白銀超過六十兩者,係數處斬,扒下人皮塞稻草,殺的貪官戰戰兢兢,噤若寒蟬,是何等霸氣。
但那時候經濟就不發展嗎,社會就不進步了,老百姓的日子就越過越苦?李重完全是嗤之以鼻。
不光是李重,就是洛陽的曹cāo也是一樣,眼看兩個人就要爆發最後的大戰了,要是連國內的政治環境都處理不好,那就乾脆別打了,直接投降算了。
古往今來都是一樣,開國君主必定強勢無比,至於後來的皇帝不夠強勢,瞻前顧後,那只是能力不夠而已。
就在徐晃進軍武陵郡的時候,狠厲的曹cāo高舉屠刀,對國內的保皇黨展開一場屠殺,洛陽城內血流成河,除了獻帝的性命得以保留,剩下的保皇黨官員全都被曹cāo斬殺殆盡。
見到劉備的屍體,得知劉備死前的情景,李重心中不免有些唏噓,不得不說,劉備還是有些帝王氣度的,臨死之前的安排也揮灑自如,並沒有怨天尤人的舉動。雖然劉備也做過一些不得民心的舉動,但總體來說,劉備算是一個合格的帝王。
一個帝王死在自己手中,也不知道另一個帝王何時會命喪於手,思緒飄飛,李重又想到曹cāo,也不知道曹cāo臨死之前會怎麼安排,還是不言軍國大事,牽掛妻子生活嗎?
帝王啊……也是人!
將劉備安葬在老家,李重就開始猶豫要不要殺掉劉禪的事情,由於對羅大大的極度不信任,李重真不怎麼相信劉禪在歷史上真是個二百五,制衡諸葛亮是每個帝王都要做的事,相信劉備在白帝城託孤也不例外。
李重相信,當年白帝城託孤,劉備帳外一定埋伏了上百刀斧手,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