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2 / 4)

小說:20.42 作者:風雅頌

火了,糧草豐厚,兵源充足,支撐十萬大軍連戰數年都不是問題。

而劉備現在荊州守軍只有兩萬餘人,極度空虛,還有一眾忠於劉表的老臣子蠢蠢欲動,劉璋現在動手的話,成功的機會很大。但很可惜,劉備就是看準了劉璋這個人小富即安的性格,才敢冒險攻打孫策的。

劉璋的消極心思也徹底寒了某些人的心,比如張松和法孝直(河蟹),兩個人已經著手準備一些事情了。

也有對劉備和孫策交戰結果無動於衷的,這個人就是馬超,自從曹操退守關中以後,馬超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了,能不能挺過這個冬天都是問題。現在對於馬超來說,唯一要做的就是找一個好下家。

實現迴轉牛渚戰場,劉備已經做好了分兵的準備,只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出兵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風雪交加,天地之間一片朦朧,劉備的三五千萬大軍離開水寨,踏上漫漫征程。

作為虛兵的一方,張允帶領五千兵馬,詐稱一萬五千人馬,大搖大擺的撲向歷陽縣。

作為真正的攻擊部隊,黃忠和龐統帶著三萬人非常低調的殺向石城,意圖將軍隊掩蓋在風雪之中。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周瑜早就派遣韓當朱桓二人分別駐守歷陽和石城二縣了,斥候也撒出十里開外。

不過劉備也只是希望一下而已,就算瞞不過周瑜也就瞞不過了,真正的實力碾壓才是王道。

牛渚戰場距離石城步卒五十里,一日急行軍即可到達,所以到了當天晚上,黃忠的前鋒部隊兵臨石城縣城下。與此同時,劉備分兵的訊息也傳到東吳軍中,吳軍將領頓時齊聚周瑜帳中。

不過讓陳武、凌操等人驚詫的是,周瑜依舊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彷彿劉備攻打的是別人的城池一樣。

最後還是凌操忍不住問道:“大都督,石城之中只有三千多兵卒,要不要末將帶兵救援朱桓。”

“出兵救援朱桓?”周瑜好像聽到一個天大的笑話,眯起眼睛,緊盯著凌操說道:“凌操,你要帶多少兵卒救援朱桓,說與本都督聽。”

凌操剛想答話,卻又閉上嘴巴,低下了頭來,別的滿臉通紅。凌操實在是沒辦法答話,帶兵多了,水寨怎麼辦?帶兵少了和荊州兵卒陸戰,那和肉包子打狗沒什麼區別,凌操估計一下,沒有一萬兵卒怕是救不了石城。

看到凌操無言而退,周瑜沉聲道:“諸位不必再提救援石城一事,朱桓勇猛善戰,必定可以擋住黃忠。諸位擔心石城的安危,莫不如好好操練兵卒,尋機攻打劉備的水寨,學那圍魏救趙之計……”

說罷,周瑜一甩衣袖,會寢帳去了。東吳眾將用眼神交流一陣,只得退出帳外,各自回營去了。

其實東吳的將領也知道周瑜的難處,他們都知道應該分兵救援石城,周瑜就不知道嗎?關鍵是周瑜拿不出那麼多兵卒而已。這完全就是實力差距,和智力無關,初出茅廬的龐統照周瑜相比差得遠呢!

朱桓回到石城之後也沒閒著,依照周瑜的吩咐,抽空就訓練壯丁協助守城,總算勉強湊齊了五千人馬,當然這五千兵卒有一半都是民夫,戰鬥力實在不好說。好在朱桓守城是盡心盡力,沒讓黃忠偷襲到,一聽到斥候稟告,早早就關閉了城門。

黃忠帶著五百騎兵偷襲不成,只得退到數里開外,等著大軍到來。沒辦法,黃忠敢帶著五百騎兵偷城,並不代表著黃忠敢拿五百騎兵和朱桓正面作戰,這裡還涉及到一個士氣問題。

到了半夜,龐統帶著大軍趕到石城門外,三萬大軍在夜間行軍,火光如同一條長龍,延綿數里。黃忠欺朱桓兵少,都沒有連夜紮營,直接將大軍開赴到石城城下,將石城圍得水洩不通。

天色漸明,黃忠的三萬大軍出現在朱桓的視線裡,密密麻麻、層層疊疊,看得朱桓眉頭緊皺,暗叫不好。

黃忠叫龐統帶著人安營紮寨,自己提刀前來叫陣。

朱桓也是東吳的猛將,見到黃忠叫陣,頓時感到這是一個天賜良機,帶了五百出城來戰黃忠,一心想要把黃忠斬於馬下。

等走到附近,朱桓就感覺有些不妥,遠處看,黃忠鬚髮皆白,年逾古稀。但近處一看,黃忠的面相並沒有那麼老,稱得上鶴髮童顏,面色紅潤,眼中神光閃爍,怎麼看也不會超過六十歲的樣子。

再看黃忠手中提著一柄長刀,鋼刀通體赤紅,看上去就像沾滿鮮血一樣。(出自《古今刀劍錄》——陶弘景)

朱桓還注意到,黃忠背上還揹著一張彎弓,雖然沒拿到手中實驗一下,朱桓也能看出來,這也是天下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