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仔細的想了想,這才慢慢答道:“不瞞主公,諸葛亮這人雖說不通武藝,但才智過人,魏延不及也?”
“哦……那諸葛亮為什麼與你不和?”李重奇怪的問道,他本以為諸葛亮嫉妒魏延的才能呢。
魏延苦笑道:“小人也不知,大概是……就看魏延不順眼吧!”
這是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就看你不順眼,需要理由嗎?但李重也認同了魏延的說法。畢竟在李重所知的歷史中,魏延從頭至尾也沒有謀反的意思,只是不願意服從死諸葛亮的安排而已。
總之,魏延死的很冤,原因就是諸葛亮看他不順眼而已。
不過李重也很想知道,魏延為什麼會選擇投靠自己,而不是投靠曹操,孫策就不用選了,是個人都知道,孫策死定了。
魏延毫不猶豫的說道:“回稟晉陽侯,天下間,魏延最敬佩的就是曹孟德、劉玄德還有晉陽侯三人,其餘諸侯皆碌碌之輩。曹孟德哪裡無人引薦,魏延與甘寧相識,自然前來投奔晉陽侯了。”
“哈哈哈……”李重發現,現在的魏延還很耿直,本來李重認為魏延會狂拍自己的馬屁呢,不過魏延也說了,天下他就敬佩曹操、劉備、還有自己三個人,也算聊以自2慰了。
但李重有點不明白,魏延為什麼會如此重視劉備。
魏延很快就給出了答案,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還是李重自己,都是白手起家,親自征戰天下,打下一片基業疆土之人。特別是曹操和李重,當年虎牢關一戰,孤身追擊董卓,頗有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對於還是青蔥少年魏延來說,李重和曹操簡直就是值得崇拜的物件。
話說到此,李重終於明白了,感情魏延就是個*絲出身,天生反感一切高富帥,怪不得魏延和諸葛亮不對付呢。
李重笑道:“既然如此,你也在我帳下做個牙門將吧!如果你真有大將之才,本侯絕不吝嗇錢財、官爵,你將來獨自領兵,甚至鎮守一方都有可能。”
李重這話是有感而發,魏延在劉備手下就做到漢中太守,徵西將軍的官職,可見其軍事才能很出色。其中最令人百般爭論的就是魏延提出的子午谷攻略了,說實話,李重現在認為,魏延成功的機會不大。
但是,這並不是說魏延好大喜功,是當時蜀漢的整體實力當時絕對不是曹魏的對手,一旦陷入持久戰,蜀漢必輸無疑。如果換做李重自己帶兵,他跟定會劍走偏鋒,兵行險著的,這樣或許還有一絲生機。
但這話聽在魏延耳裡就不一樣了,魏延現在還是個二十出頭的青年,野心真沒那麼大,現在魏延的最大願望就是統領三千兵馬而已。
所以聽了李重的話,魏延立即覺得胸中熱氣翻騰;直衝頭頂,在這一刻,魏延對李重是十分感激的。
魏延當即跪倒在地,以頭搶地,高聲喊道:“末將謝主公厚愛,主公旦又差使,魏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縱然肝腦塗地,也絕無怨言。”魏延這幾句話說的鏗鏘有力,絕無虛假,李重聽得也非常滿意,立即叫人給魏延準備衣甲頭盔等物。
事到如今李重也算看出來了,魏延就和後世的熱血小青年差不多,順毛摩挲兩句就可以了。
穿上盔甲,魏延立即變得威風起來,不得不說,魏延的賣相還是不錯的,劍眉狹目,鼻直口方,面色棗紅,頜下段髯。這麼說吧,沾上長鬍子,魏延就能扮演關羽了,不同的就是關羽氣勢內斂,而魏延則如同出鞘的利劍,鋒芒畢露。
收服了威嚴,李重立即開始壓榨魏延身上的每一滴油水,李重沉聲說道:“魏延聽令!”
魏延沒想到這麼快就有軍令交付自己,先是愣了一下,這才慌慌張張的跪倒在地,口稱:魏延在。
李重慢慢說道:“魏延,現在我正欲取下任城,前日斥候已經回來稟告,任城只有五千人馬,主將是張既張德容,我欲派你為先鋒,帶領三千人馬,趕赴任城安營紮寨,汝可以有疑問。”
魏延做夢都想領兵作戰,當然沒有疑問了,滿心激動;顫抖著雙手接過令箭,出帳調兵去了。
既然有人當先鋒探路,李重就更不著急趕路了,一路走走停停,到了第三日,還距離三十餘里呢。
就當李重疑惑魏延為什麼還沒派人回報戰況的時候,魏延的斥候終於飛馳而來。
一見到李重,魏延派來的斥候就飛快的說道:“恭喜主公,魏延將軍已經攻克任城了。”
“什麼?你再說一遍。”李重驚喜的問道。
斥候喘了口氣,這才慢慢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