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夏侯惇曹純僵持,三個人一起出局。廖化手中有一萬兵卒,其中有五千精兵,這是堵住曹操後路的決定性力量,廖化剩下的五千兵卒也是輜重兵,如果把他們也算在戰鬥力之內,那基本上你就輸定了,看曹操被趙雲偷襲的情況就知道了。
趙雲正在迴轉的路上,而且人馬疲憊,能不能參戰也是個問題。
太史慈、周倉、郭淮三人手中大約有一萬五千兵卒,李重自己手中有一萬兵卒,這是和曹操決戰的主要力量。
兵力上曹操稍佔優勢,但除了兵卒數量,曹操沒有一樣佔據上風的。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李重這一邊,曹操敗局已定!
第三百零二章 奸雄今日入甕來
“張頜怎麼還沒派人回來報信?馬上派人去前方查探。”曹操真的怒了,無論張頜與臨床交手勝敗如何,張頜也應該給個訊息才對,吃敗仗,曹操想過,但是曹操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張頜竟會全軍覆沒,身死於此。
眼看就要出了山谷,斥候騎著快馬趕了回來,飛快的下了戰馬,斥候連滾帶爬的跑到操場跟前,哭聲道:“丞相,大事不好了,前方的官道上全是鮮血……”
“那看沒看到張頜?他怎麼不回來見我。”曹操急的都有點語無倫次了,斥候只能無奈的搖搖頭。
曹操立即下令,全軍跑步前進,到前方檢視。同時曹操也帶著許褚等人快馬而行,趕往斥候所說的戰場。
是個人就能看出來,曹操現在情緒很不穩定,非常不穩定。原因就是曹操身前的墓碑,上面的字跡還沒有乾透:徵西將軍張雋乂之墓!
站了好一會兒,曹操才厲聲說道:“把墳開啟,馬上!”
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張頜的屍體還沒有腐爛,上面的箭傷清晰可見,根本就沒有造假的可能。
曹操的臉沉得就像十二月的寒冰,嚇得身邊的人大氣都不敢喘上一口。
曹操心情極度惡劣,但他也知道,現在不是悲傷的時候,更大的危機正在逼近。這場追擊戰肯定是李重設下的圈套,那麼,自己現在撤軍還來得及嗎?
就在眾人快要承受不住這種壓力的時候,曹操飛快的下達了幾道軍令:“全軍集合,立即撤退,丟棄所有輜重,輕裝而行。”
“馬上將張頜的屍體重新埋葬。”
“馬上給夏侯惇傳令,不惜一切代價,圍困巨平縣。”
凡是有心人,都能聽出這三道軍令的恐怖之處,這完全就是一個逃跑的軍令,最令人不安的就是,曹操居然沒有帶回張頜屍體的打算。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曹操已經做好的最壞的準備,或者說,曹操已經預見到此戰不妙了,生怕損壞了張頜的屍體。
想了想,曹操又派出斥候四處檢視,其實曹操也知道,李重的伏兵肯定就在山谷之中,沒有別的原因,就像自己伏擊馬騰一樣,亭撣山和尤來山太適合伏擊了。而且前有博縣擋路,後有巨平縣堵截,李重要是不在山谷設伏,曹操都會小看他。
實際上曹操現在最難受的不是猜測李重戰術,而是手下沒有將領可派。
看看現在曹操手下的兵將,許褚、樂進、曹真、曹洪、曹休幾人而已在用人上真是捉襟見肘。
別看武將多,但真能派上用場的不多,首先,曹操一定要留下一員戰將斷後,這人必須要有勇有謀。看看上面這些人,那個算得上有勇有謀,其次衝破山谷的伏兵,也需要有一員勇將帶頭,這個職位許褚可以勝任,但是許褚如果領兵衝陣,誰來保護曹操呢。
除了許褚,上述幾個都稱不上勇將,樂進、曹洪或許可以,但曹操不認為李重傻到不派猛將截斷自己的後路。
算一算李重手下的高手,趙雲一枝獨秀,隱隱有天下第一的架勢,其餘的太史慈、張遼、甘寧、高覽都是天下一流高手,不說他們,周泰、管亥、周倉等人的武藝也絕對不比曹洪等人差到哪去。
曹操實在是不明白,趙雲,太史慈,甘寧這幾個人李重都是怎麼找來的,這貨運氣太好了吧!
再想一想自己,典韋死在宛城,張遼反叛,張頜身死博縣,郭嘉死在新野,弄的現在選個領兵的將領都頭疼,曹操就忍不住悲從心來,神情低落。但沒辦法,該打的仗還要大,缺兵少將也不能叫暫停不是。
仔細思索了一下,曹操派曹洪和曹休領兵五千,當先開路,李典和曹真領兵五千斷後,自己和許褚帶領兩萬餘人的中軍,一種謀士將領自然隨行。曹操也發狠了,手中提著一柄長槍,真有自己上前廝殺的意思。
實際上曹操的武藝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