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覽帶領傷兵以及一眾謀士先行撤退,他們沒有作戰任務,唯一的任務就是儘快撤離戰場,趕到巨平縣以北。
第二道軍令是給趙雲和裴元紹的,兩個人帶領五百騎兵斷後。既然逃跑,就要做個逃跑的樣子出來,斷後是必不可少的。
不要小看了這五百兵卒,這五百兵卒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人人可以在嗎上開弓放箭,可以這麼說,單單這五百騎兵的戰鬥力,就相當於兩千河北精騎,而且這五百兵卒一直沒有參與攻防戰,體力有保證。
趙雲的任務很重,不光要抵擋曹操的追兵,還要儘可能的拖延曹操進軍的速度,給主力部隊休息的時間,給全軍反撲打好基礎。
第三道軍令是給太史慈和高順等人的,兩個人各自帶領三千兵卒跟隨李重的大部隊撤退,經過巨平縣之後,太史慈和高順要引兵埋伏起來,截殺曹操的軍隊,配合李重的反攻。
建安七年五月初三子時,李重開始帶領大軍徐徐而退,趙雲則在營寨之中虛設旗幟,用來迷惑曹軍。
當然,撤軍這麼大的舉動想要瞞過長春那是不可能,無外乎就是能騙過曹操多長時間而已。趙雲還有最後一招,就是燒了大營,用大火抵擋曹操的追兵,為了能讓火勢大點,李重的大營內已經預備好了大量的枯草。
趙雲不怕曹操看出破綻來,這樣一來,會讓曹操以為燒掉的都是李重來不及帶走的糧草。
這裡必須要說明一下,曹操中計,並不是曹操的智力不如李重,而是曹操不知道自己的底牌已經被李重知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卷尾了,蜘蛛求各種支援!謝謝!
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雲百騎擋千軍
泗水岸邊,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