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2 / 4)

小說:20.42 作者:風雅頌

,曹操轉守為攻,每日攻打李重的大營。

雖然不願意主動出戰,但是能和曹操打幾場消耗戰,李重還是很願意的,歸根結底,還是李重自身原因,兵越多,李重調動起來就越感吃力。

不過李重也不在乎勝敗,將所有的炮灰兵卒都送到最前沿陣地和曹操火拼,精銳士兵當然是留著反攻了。

雙方就這樣反覆廝殺,不到十天,李重就死傷了大約三萬兵卒,出征之時的八萬大軍,只剩下五萬多一點,但這五萬人可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其中光是騎兵就佔了一半。

相比來說,曹操也好不到哪去,曹操的七萬餘軍隊也只剩下四萬人,不過曹操的四萬人就不比李重的五萬人精銳了。

但有一點相同,就是雙方大營重的兵卒都已經疲憊到極點、不堪再戰了。

此時李重已經講兵力佈置完畢,五萬大軍,有兩萬人在甘寧和廖化手中,這是李重逆轉戰局的力量。

剩下的三萬人,雖說也是精兵,但由於疲憊不堪,戰鬥力已經不是很強了。這三萬兵卒是李重用來引誘曹操上當的,當然,在必要的時候,這些兵卒也可以用作反撲曹軍的。

由於連日的交戰,雙方的營寨俱都破損不堪,防禦力極低。也就在這時,徐晃的三萬生力軍忽然到達了泗水戰場。

為了迷惑曹操,李重還裝模作樣的給孫策也了封書信,讓孫策派兵支援自己,當然,這封書信肯定是要落到曹操手中的。

與此同時,劉備悍然東進的訊息也會傳到孫策耳中。

孫策那還顧得上李重,立即就回兵江東,想要保住自己的基業。但很可惜,劉備對此次出兵密謀已久,戰事極其順利,特別是陸路的諸葛亮一方,顯示出摧枯拉朽一樣的力量。

本來孫策出兵中原,江南腹地就極為空虛,根本就無力抵擋諸葛亮和張飛這對黃金組合。

武昌失守的非常快,當時駐守武昌的主將是黃蓋,黃蓋是孫堅的老臣子了,也許為了體恤老將,也許是為了降低老將在江東陣營中的影響力,總之,孫策把黃蓋安排在大後方。

諸葛亮和張飛先是偷襲了宜春縣,然後火速進兵拿下新金縣,最後諸葛亮迫降了新金縣縣令,命其給黃蓋寫了一封求援信。由於豫章郡各縣距離極遠,黃蓋也不知道具體情況,匆忙之下,只能出兵救援。

結果在救援新金縣的途中,黃蓋遭遇張飛的伏兵,措不及防之下,黃蓋被張飛一矛刺死。

黃蓋一死,武昌軍心大亂,諸葛亮和張飛僅僅攻打了三日,就一舉攻克武昌,轉而進兵柴桑。

柴桑是江東的軍事重鎮,除去孫策出征帶領的兵卒之外,江東的五萬大軍全部駐紮在這裡,可以這麼說,一旦柴桑失守,江東就門戶大開,劉備可以很輕易的吞併江東腹地。

現在孫策的三萬多水軍都駐紮在彭澤湖,柴桑城中只有一萬步兵,為了能守住柴桑,程普將兩萬水軍調到城中,自己帶著一萬多水軍在九江港迎戰劉備。

劉備帶領六萬水軍,沿著大江順流直下,船隊浩浩湯湯、延綿十餘里,船上的旗幟更是遮天蔽日,江風吹過,咧咧作響。

本來劉備是北方人,並不精通水戰,程普水戰經驗豐富,也未必不是劉備的對手。

但有句話說得好,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扮演壞蛋角色的就是張允。張允此人在《三國演義》中屬於打醬油的,投降從此之後,二人初次水戰,就被周瑜擊敗了,於是張允就連同蔡瑁一起整頓水軍,後來周瑜覺得蔡瑁和張允二人威脅太大,就用了個反間計除掉了蔡瑁張允。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張允還是有些能力的。

下面說說張允和蔡瑁的關係,張允是太尉張溫的兒子,蔡諷的外甥,蔡瑁的表兄弟,也可以這麼說,張允也算是李重的子侄。

所以說,蔡瑁、張允、李重三人穿一條褲子。李重希望劉備能夠擊敗孫策,張允自然會不遺餘力的幫助劉備了。如果說周瑜帶領一萬多水軍,還能勉強對抗劉備,但是程普就要差遠了。

充其量,程普也就算得上穩重而已。

在實力不及提防的情況下,不出奇制勝,幾乎是沒有勝算的。所以在九江大戰之中,劉備佔據上游之地利,經過半天的廝殺,用絕對優勢兵力大敗程普,程普的一萬餘水軍折損大半。

這還是劉備信不過張允的原因,如果劉備對張允言聽計從的話,程普肯定是個全軍覆沒的結局。

程普的水軍失去戰鬥力,匆匆逃到彭澤湖中,而程普則棄了水軍,進入到柴桑縣中,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