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2 / 4)

小說:20.42 作者:風雅頌

後來趙雲前來接應,廖化這才收攏敗軍,前來請罪。

李重聽完,疑問道:“廖化,你說你被高幹埋伏導致兵敗,我不怪罪於你,可是後來高幹跑到那裡去了?”

廖化搖頭說道:“末將不知,估計高幹應該知道別的道路吧。”

“嗯!”李重點了點頭,如果高幹知道別的小路很正常,怪只怪自己太過大意,沒有嚴密監視高幹,結果被高幹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劫了自己的糧草,不過還好,廖化還算聰明,一把火燒了糧車,和高幹玩了個玉石俱焚。

幾萬石糧草而已,李重不放在心上,再運送便是了,反正涉縣之內有數百萬石糧草。

不過這也證明了高幹現在形式極為不妙,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不然他也不會冒險劫糧,要知道,昨日高幹可用之兵絕對不會超過三千,萬一被李重察覺,反襲大營,高幹就要全軍覆沒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靜觀其變

更新時間:2012…09…03

求點選,求紅票,求收藏!!

總體來說,李重被高幹剽竊了戰術,反咬了一口。

責任李重有,廖化也有,誰讓廖化過於大意呢!不過李重是主帥,總不能自己治自己的罪責吧,李重還沒那麼偉大,最後只能廖化來背黑鍋了,罰俸半年,這就是李重的處罰。

現在李重有兩個選擇,第一就是給廖化加派人手,第二就是移師涉縣。

和眾將商議一下,眾人都覺得移師涉縣比較穩妥,涉縣有都是糧草,為什麼還有冒著風險運糧呢。

於是李重當即決定,趙雲、周倉、廖化三人帶領五千騎兵斷後,嚴密監視高幹,自己帶領大軍繞過高幹的大營,進駐涉縣。

五千殺氣騰騰的騎兵護住大軍側翼,李重等人毫髮無傷的進入到涉縣,高幹也想阻止李重的行軍,也派出人來截殺了,不過高幹計程車卒疲憊不堪,實在是打不過李重的騎兵,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李重揚長而去。

進駐到涉縣以後,郝昭也將糧草的總數清點完畢,共計糧草一百三十萬石,一名兵卒一年大約需要十石糧草,李重的兩萬兵卒一年就需要糧草二十萬石。

當然消耗的糧草數量是不能這麼計算的,戰馬才是吃糧大戶,還有行軍路上的糧草消耗更是天文數字,戰線每拉長一百里,消耗的糧草幾乎要增加一倍,不過不管怎麼說,李重一年之內是糧草無憂了。

現在李重的戰術很簡單,那就是坐等高幹攻城。

如果高幹退兵的話,那就等著被李重一路追殺吧,涉縣距離武安縣上百里,高幹能逃到武安縣,剩下一半人馬都是多的。

自從李重進入到涉縣,高幹就死了攻打涉縣的心,非常果決的作出決定,回軍武安縣就糧。

這次李重的追殺可以說是全軍出動,趙雲、周倉、廖化帶領騎兵,郝昭、高順帶領步兵,分成五路不停地轟擊高幹後隊。

高幹親自斷後,以一敵五,被五個人打的焦頭爛額,更可恨的是,李重糧草充足,不住的喊著投降不殺,投降吃飽飯的口號,導致高幹的兵卒士氣低落到極點,幾乎每次和李重接戰都有兵卒趁亂投降。

眼看就要逃到武安縣境內了,也不知道趙雲和廖化從那裡繞到高幹的側翼,兩支騎兵一個衝鋒就將高幹的部隊截為兩段,郝昭和高順也帶著步卒趁火打劫,猛攻高幹的後隊。

三面夾擊之下,高幹的兵卒頓時失去指揮,四散奔逃,高幹一連砍殺了數名逃兵,依然約束不住隊伍,只得帶著親信衝開一條血路,狼狽逃回武安縣。

此戰過後,高幹的兩萬兵卒損失大半,被李重連殺帶俘一萬二千餘人,高幹的敗軍陸陸續續逃回武安縣,一番查點之下卻只有四千餘人,大約有三千餘人不知去向,這還是涉縣距離武安縣比較近,不然的話,再給李重一些追殺的時間,高幹很有可能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高幹手下的將領也好不到哪去,高柔死於亂軍之中,連個全屍都沒撈到,荀諶運氣也不怎麼好,逃往途中正好遇見廖化,被急於立功贖罪的廖化一刀砍飛了腦袋,死於非命。

最後只有陳震陪著高幹在武安縣中長吁短嘆、唉聲嘆氣。

不提高幹如何向袁紹稟報噩耗,李重卻不打算接著進攻了,原因很簡單,袁紹還沒敗呢,萬一給袁紹打疼了,回兵攻擊自己,那就得不償失了。

涉縣位處漳水上游,現在是隆冬時節,河面冰封,如果必要的話,已經可以順流而下攻擊鄴城了。

此時身在官渡的袁紹也得到高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