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擅長陰謀詭計嗎?咱們就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一刻不停的攻打曹仁,讓你有計謀也沒時間來部署。
趙雲和裴元紹將四千騎兵分為四隊,每隊一千人,由趙雲帶領,一刻不停的衝擊曹仁的軍隊,以殺止殺,禦敵於營寨之外。
裴元紹負責指揮趙雲的行動,同時掌管一千步兵。
這樣一來,趙雲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依靠超人的武勇在軍陣之中往來衝殺,而不用分出精力來掌管兵卒。
簡單來說,就是裴元紹向趙雲保證:哥們,你只要找對方向殺敵就可以了,不用考慮勝敗,不用考慮傷亡,也不用考慮什麼陣勢薄弱之處什麼的。
再簡單點說,就是趙雲安安分分的當一個大頭兵了,只是這個大頭兵武藝高超罷了。
由於夏侯惇被李重圍困,曹仁也拿捏不準夏侯惇到底能不能挺到李重糧草耗盡的時候,所以曹仁不得不出兵牽制李重的兵力,也就是說,曹仁不得不攻打趙雲的營寨,不得不和趙雲野戰。
說實話,曹仁真不知道李重手中只有五日的糧草,要是知道,曹仁絕對不會這麼著急進攻的。
裴元紹不用指揮防守,因為曹仁的步兵根本就攻不到營寨的百步之內,裴元紹只需要站在高臺之上揮舞手中的令旗,給趙雲指引進攻的方向即可。
全無顧慮的趙雲充分發揮一介匹夫的本色,在敵陣之中殺的不亦樂乎,曹仁陣中缺少騎兵,根本就纏不住來去如風的河北鐵騎,被趙雲殺的血流成河。除非曹仁結成密集的陣型,才能擋住騎兵的衝擊,但很可惜,密集陣型只適合防守,不適合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