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孫策現在手下只有三千多騎兵,所以周瑜對曹仁的八百匹戰馬勢在必得。
曹仁雖然氣憤周瑜的小氣,但也無可奈何,只能命令騎兵下馬而行,爬過了周瑜設定的路障。
還好周瑜為了穩妥起見,怕拿捏不好時間,大火燒光了路障,並沒有在路上上放火,不然的話,別說戰馬了,人都夠嗆能逃回去。
得了七百餘匹戰馬的周瑜自然是喜笑顏開,為什麼是七百餘匹呢,很簡單,曹仁的兵卒中總有小高手的,勉強能躍馬而過。
接下來的兩天內,惱羞成怒的曹仁拋棄了一切陰謀詭計,猛攻周瑜的營寨。
但在周瑜的運籌帷幄之下,江東的兵卒還是有驚無險的守住了營寨,牢牢的堵住了曹仁南下的步伐,與此同時,合肥的孫策也給周瑜帶來戰報,還有呂蒙的一千援軍,孫策信誓旦旦的告訴周瑜,五日之內,必定攻克合肥。
“五日之內……”周瑜呵呵一笑,作為孫策的摯友,周瑜當然明白孫策的意思,就是讓周瑜小心點,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別出什麼閃失而已。
周瑜看罷信件,踱步出了軍帳,來到營寨的高臺之上,遙望著北方的曹仁大營。
夕陽西下,晚風驟起,周瑜輕笑道:“將我的古琴拿來。”
自有親兵給周瑜拿來古琴,點燃火盆、香料,周瑜手撫瑤琴,輕輕的撥動琴絃。
就像忽然傳來一陣暖流,周瑜的琴聲如同和風拂面,叫人心神具靜,悅耳的琴聲漸漸高昂起來,隱隱有一股金戈鐵馬的氣息,琴聲鏗鏘有力,彷彿要撕裂雲霄一樣,聽的人心神激盪,只想放聲長嘯。
就當人們忍不住想要張口長嘯的時候,周瑜忽然按住琴絃,高昂激烈的琴聲戛然而止。
呼嘯的北風剎那間寂靜下來,過了足足一炷香的時間,營寨上的旗幟忽然票動起來,旗角抖動,指向曹仁的營寨。
“哈哈哈……”周瑜猛的站起身來,一陣長笑。
知道周瑜計劃的徐盛、凌操也豁然起身,直勾勾的看著飄揚的軍旗,一臉驚異之色,雖然周瑜早就和他們說過五天之後會起南風,但兩個人心中總歸還是有些懷疑的。
周瑜笑罷,沉聲道:“凌操聽令!”
凌操揉了揉僵硬的脖頸,單膝跪倒在地,恭聲道:“凌操聽令!”
周瑜神情肅穆,一字一句的說道:“今夜子時,你帶領兩千兵卒,攜帶引火之物,趕至曹仁寨前放火!”
“諾!”凌操恭聲答道。
“徐盛!”周瑜接著說道。
徐盛也立即單膝跪倒在地,高聲應道:“末將在!”
周瑜微微一笑,吩咐道:“凌操放火之後,曹營必定大亂,你帶領兩千兵卒殺入曹營,燒燬曹仁的糧草。不必和曹仁糾纏,直奔東方而走,我料過了子時,風向必定會轉向西方,你只需在東方截殺曹兵即可。”
“末將遵命!”徐盛激動的答道。
“呂蒙……”周瑜又將目光轉向呂蒙。
呂蒙也學著二人的樣子跪倒在地,恭聲應道:“請大都督吩咐。”
周瑜猶豫了一下,這才慢慢說道:“呂子明!你現在就領兵兩千,趕赴曹營以北三十里處設伏,如果曹兵在此處休息,你立即放火燒敵,如果曹軍不在此地休息,就地截殺曹軍,你可做得到?”
呂蒙立即應道:“末將定然盡心盡力、拼死殺敵,不辜負大都督厚望。”
“很好!”周瑜點了點頭,揮手道:“眾將各自準備去吧!”
呂蒙今年二十餘歲,是孫策將領之中比較年少的,而這次周瑜卻將最後一擊的任務留給了呂蒙,可見周瑜對呂蒙的重視之心。
有人要說了,呂布現在不是十分魯莽,不學無術嗎?和後來白衣渡江的呂蒙相差天地,周瑜怎麼會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呂蒙呢?
第二百三十四章 火燒曹仁
有句成語說的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其中的“士”說的就是呂蒙呂子明,傳說中呂蒙年少之時好遊玩、武藝,不願意讀書。但有一日呂蒙忽然頓悟,潛心求學,終於學的一身本領。
魯肅見到之後便笑著對位開玩笑說:“現在,你的學識這麼好,既英勇,又有如謀,再也不是吳下的阿蒙了。”呂蒙答道:“人別後三天,就該另眼看待呀!”呂蒙的話,原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後來的人,便用“士別三日”這句話,來稱讚人離開後不久,進步非常快的意思。
可以說,呂蒙是浪子回頭的典型代表,但也有個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