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在把這些富戶殺了,確實可以發一大筆財,但以後那還有富戶敢來晉陽啊,沒有這些富戶,晉陽城內的經濟立即就會崩潰。
最後程昱總結,就是殺,那也要一個個的殺,還要找好藉口,要做到細水長流,供求平衡,李重當即表示贊同。
網咖坑爹的電腦!明天恢復兩更!!
第一百零六章 攻克榆次
更新時間:2012…08…03
見到事情漸漸進入正軌,李重這才有時間把心思放到練兵身上。
現在晉陽車內共有馬步軍一萬五千人,分別由趙雲、廖化、郝昭三人統領,此時新招募的兵卒已經有了些精兵的樣子,進退之間、步履如一,只是這些兵卒沒有經過戰場廝殺,少了一絲狠戾之氣。
不過李重卻知道,自己手下的兵卒絕對沒有看上去那麼精銳,後世的軍訓方法能提高這些兵卒的紀律性,卻不能提升這些兵卒的戰鬥力。列正隊、齊步走、稍息、立正這些訓練方法有用,能讓軍容看上去更加鼎盛,但也就是看上去而已。
可以這麼說,要論那支軍隊最華而不實,那也一定是李重的軍隊。
李重早就打算好了,一到了秋天,自己立即就攻克榆次縣,榆次縣位於晉陽的東方,相距不過六十餘里,快馬兩個時辰就能到達,如果走水路,也可以沿著瀟河順流直下,半日就可到達晉陽,不拿下榆次,李重睡覺都睡不安穩。
八月初,晉陽的糧食開始收割,李重也立即起大軍八千直撲榆次縣,而趙雲則帶領兩千騎兵為先鋒,一路直撲榆次,看看有沒有偷襲城門的機會。
八月,秋高氣爽,風和日麗,官道兩邊盡是金黃色的野草,枯黃的樹葉片片飛落,飄飛到官道上,踩上去“嘩嘩……”作響,上萬人的軍隊在官道上形成一條長龍,硬生生破壞了這一幅人間美景。
不過偷襲榆次縣,也就是想想而已,榆次縣既然選擇了和李重對抗,自然早就做好了戰爭準備,趙雲的兩千精騎只能繞城巡視一圈,悻悻而退,望城興嘆不已。
李重也沒指望趙雲能一舉拿下榆次縣,他只是希望給趙雲一些領兵打仗的機會而已,自顧以來,那個名將不是打出來的,曹操剛出道的時候還被董卓伏擊了呢,趙雲就是一個斥候首領,不加以鍛鍊,如何領兵作戰。
不過趙雲雖然打不下榆次縣,但也絕對沒什麼危險,單是趙雲的兩千騎兵,就有能力對抗榆次城內的守軍了。
趙雲見到沒有機會偷襲榆次,當即下令安營紮寨,選擇什麼地方安營,也是考驗以為將領是否和個的依據之一。趙雲仔細檢視一番,將營寨選擇在榆次縣的西南,距城五里,背靠瀟河的一處高地。
這是一箇中規中矩的選擇,距城五里,可以防止榆次縣的守軍出城偷襲,但也難以對榆次的守軍進行心理壓制。靠近瀟河可以就近取水,也可以防止腹背受敵,算是一招妙手,但如果不是有一塊高地可以駐軍,妙手立即就會變成臭棋,原因就不必說了,水火無情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等到李重等人趕到榆次縣,趙雲已經紮好了營寨。
第二天一早,李重吩咐郝昭、賈逵打造攻城器械,自己帶著一千騎兵前去觀敵。
榆次縣也是個大縣,規模和陰館相差無幾,不過由於榆次縣早就做好了戰爭準備,城頭的守軍看上去密密麻麻,李重估算了一下,榆次縣的守軍應該有三千人左右。
榆次縣令的名字叫李顯,李重仔細想了半天,也沒記起來《三國演義》中有這個人,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叫李顯的為什麼死硬不降,不過李重估計這個李顯也不是張揚的人,最起碼自己攻打晉陽用了十多天時間,也沒見到李顯救援張揚。
李重猜的沒錯,這個李顯確實不是張揚的人,而是袁紹的人,要知道袁家四世三公,門生遍地,李顯就是其中之一。
此時袁紹和公孫瓚的戰鬥勝局已定,而袁紹的長子也基本上掃平了青州,可以說,不出意外的話,袁紹稱雄河北的局勢已定。而原本就是袁家門生故吏的李顯,自然也看出這種局勢,一心想要奉上榆次,幫助袁紹平定幷州。
李重不知道這些內情,他也不需要知道這些內情,他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用最小的傷亡打下榆次縣。
不過李重也不用著急,榆次縣和晉陽相距五六十里路,連糧草轉運都不用,早上在晉陽出發,晚上就能把糧草運到榆次,根本就不用考慮糧草消耗的問題。而且榆次縣周圍的野谷也沒有收割完畢,可以隨時補充軍糧。
同樣,榆次也不用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