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之斷人腸。
這便是著名的詩詞《嵩裡行》。
李重身份低下,只能觀望,還好糧草不缺,於是便讓太史慈每日訓練兵丁武藝,也算不虛此行。
這一日李重正字帳中擺弄火盆,忽然有兵士前來稟告:袁紹有令,明日進兵虎牢。
李重心中奇怪,不知道袁紹為何忽然下令進兵,問了一下傳令兵,卻得知了一個如同五雷轟頂般的訊息,孫堅在陽人一戰斬了董卓的猛將華雄。
“你下去吧!”李重只覺得心中忽悠一下,機械的擺了擺手,傳令兵悄然退下。
沒道理啊!華雄不是應該被關羽所殺嗎?怎麼變成被孫堅斬殺了,難道所謂的溫酒斬華雄都是假的。李重暗自思索著,如果是這樣,那就太可怕了,自己的優勢就是先知先覺,要是連這個優勢都沒有了,李重和一個普通人差不太多。
無奈之下,李重也只能隨波逐流了。
歷史記載的當然沒有錯,華雄就是孫堅所殺,所謂的溫酒斬華雄只不過是《三國演義》藝術加工的結果,李重不知道這一點很正常。
他還不知道的是,孫堅斬殺華雄的時間要比歷史上早了一年。
實際上,袁紹不思進取,一直到192年,曹操拋棄眾人才獨自追擊董卓的。也就是說,因為李重的加入,歷史的大勢雖然沒有改變,但歷史的程序已經加快了,這也算是蝴蝶翅膀震動的結果。
孫堅取勝,袁術不甘心偌大的功勞落到孫堅身上,於是斷了孫堅的糧草,孫堅極為憤怒,去見袁術,袁術心中有愧,急忙安撫孫堅,孫堅這才收兵回營。
更令袁紹激怒的是,董卓在失敗後,拉攏孫堅未果,竟然將袁家在洛陽的五十餘口人全部斬首示眾,氣的袁紹口吐鮮血,悲憤交加,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