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拳法的最高峰在滿清末年、民國時期,由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多次刺殺滿清高官,甚至親王。其中多倚仗武林中人出力,後來民國建立,日寇侵華,為了強國強種,孫中山,馮玉祥等人大力提倡武術,由政府成立中央國術館,把各門各派的武功,如形意,太極,八卦,通背,螳螂,八極,戳腳,洪拳,鐵線,劈掛,彈腿,摔跤等許許多多的武功,取保家衛國之意,統一稱呼,都叫做國術。”
那個年代人才輩出,可以說是危急的民族大勢將武術家們地精神境界推向了一個無與倫比的高峰。
但很可惜,這也是武術迴光返照的年代,拳法終究不是槍炮手的對手。
管亥的武學理念絕對不如民國年間的武學理念發達,可以說是差了一個層次,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管亥還能將拳法武藝修煉到表面上接近化勁的地步,不由得讓李重心中羨慕不已,這是天賦問題,和努力沒有關係。
想到這裡李重心中一動,雙腿分開,雙腿下蹲,做了個標準的馬步姿勢。
起伏蹲身若奔馬,凌空虛頂形神開,這是蹲馬步的要領,李重雖說做不到這一點,但是姿勢卻絕對標準,老爺子的棍棒就是最標準的教科書。
管亥練完武藝,看到李重的姿勢饒有興致的看了片刻,忽然說道:“子悔在聯絡武藝吧,我雖然看不懂,但也發現這個方法極為……深奧!”
李重差一點淚流滿面,看看人家這資質天賦,在看看自己。
“這叫馬步,是一種修煉拳法的基礎,要訣就是起伏蹲身若奔馬,凌空虛頂形神開,我爺爺教我的!”李重並不藏私,將馬步的要領娓娓道來,在這一點上李重的胸懷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