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2 / 4)

至於陳大人這些飽學之士,當然更是深有感觸。天賦,天賦,當年就是因為這個不分男女投胎的“天賦”,讓他們決議頂住各種後續問題,各方壓力,把女子學院繼續開辦下去。

多少沒有天賦的人苦求一生,都不如天賦過人之輩的靈光一閃。這些年來他們天天跟在太子殿下屁股後頭,不落下他每一次講學講說,原因何在?無私的啟迪你的智慧,耐心的引導著你開悟,讓你僵化或者乾涸的腦袋可以有機會“靈光一閃”。太子殿下的恩德堪比授業恩師,恩同再造。

林掌櫃緩了緩自己激盪的心情,擦擦眼角的淚水,蹲身一拜,“民婦心裡激動,有所失態,給太子殿下請罪。”

“無妨。林掌櫃才德過人,拳拳愛女之心更是讓人感動。”

“民婦有幸活在大清國,有機會以一界女子之身,行商之人,坐在太和殿聆聽太子殿下的教誨,實在是承天之幸。民婦回去後,自當謹遵太子殿下教誨,努力為大清國、皇上、太子殿下獻出微薄之力。”

她那個在走商方面天賦過人的大孫女兒,如果真的有這個志向,要走她的路子,期許有一天可以和她一樣來到太和殿的廣場上,站在太子殿下的面前,她有什麼理由阻止?

張掌櫃聽到她這句話,直覺這親事算是成了一半兒,如果林掌櫃的大孫女兒要做事,還有比他家呆孫兒更好的人選嗎?絕對給她充分的自由和支援,絕對敬著她,捧著她。

可是現在大家夥兒也都反應過來了,如果林掌櫃的大孫女兒要走林掌櫃這條路,那就是一個未來的林掌櫃,坐在太和殿被太子殿下接見的“林掌櫃”,家裡沒有天賦過人的姑娘,娶個天賦過人的孫媳婦不也一樣?

於是,剛剛平復心情,準備安心品嚐宮裡的茶飲點心的林掌櫃,就發現周圍的掌櫃們,看著她的眼神,就好像她是一座閃閃發光的金礦一樣。

陳大人和佛倫大人對視一眼,內心俱是無比複雜。太子殿下,您威武。您來這一下,弄得他們也都想娶個林掌櫃這樣能幹的兒媳婦。

太子殿下因為林掌櫃眼裡燃起的鬥志,很是欣慰,接著回答剛剛的問題,“關於如何傳承家業,避免富不過三代,孤這裡也沒有絕對的道理。只有一點外行人的想頭,孤拋磚引玉,大家盡情說說各自的想法。”

“恭聽太子殿下教誨。”五十多個人齊聲答道。太子殿下真不愧是金童殿下,金玉之言,醍醐灌頂。

胤礽微微搖頭,“教誨不敢當。《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兩千年前的周朝人白圭,也就是被太史公司馬遷先生贊其為天下商家的祖師,類同墨家的魯班先生,儒家的孔子先生的白圭先生,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

眾人紛紛點頭,白圭先生的名字不如孔子先生、魯班先生婦孺皆知、廣受讚譽,甚至很多人都沒聽過,但是他們這些商家卻都是知道。

“白圭先生的經營之道,無須孤多講,孤要說的是白圭先生的另外一面。他曾經很驕傲的說過一句話,“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他把經商之道和謀士之策、用兵之法、治國之法類比,以行商為榮,以行商為樂。”

“為人踏實仁厚,做事實事求是,勤于思考善於應變,薄飲食、忍嗜慾、節衣服,與用事僮僕同苦樂。就好像我們的山西商家一樣,他們就自得其樂的認為,商對於他們而言,就是和士農工同等重要的事業,都是本業,都是要敬著。”

佛倫大人聽到這裡豎起來肥肥的小耳朵,他家小兒子就在恭親王的商隊裡,多聽聽回去告訴他。陳延敬大人聽到這裡,卻是心頭突突跳,他真怕太子殿下突然來個轉折,“但是”啥的。

晉商裡面的問題很明顯,他們太愛土地。“上有老蒼天,下有亢百萬,三年不下雨,陳糧有萬石。”說的就是山西亢氏,享用奢靡,埒於王侯。雖然因為朝廷這些年打擊鹽商和典當行,使他們的家業有所收縮,但是他們還有船行、糧行以及大量的土地在手。

就聽太子殿下接著說道:“老百姓說做一行,愛一行。敬業,是各個行業的行事根本,包括儒家在內,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態度問題。還有一個就是管理中的人和事的問題。”

“我們還是以晉商為例,財東和掌櫃分開行事,避免人浮於事,選人任事的時候更是突破家族、宗族、本村的固有限制,尤其是他們自發研究出來的“人身頂股制”,孤認為非常好,非常的講究,···”

如果說“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是晉商的生活寫照,那麼作為一個晉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