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夠系統完善,在實際使用中也不是很方便簡潔。而且因為每個讀書人寫字看書的習慣不同,對於標點符號的使用習慣也不同,因此這些符號的具體意思並不統一。
尤其是遇到好的文章的時候,滿篇的密圈,密點,大圈圈,小圈圈等,極為妨礙看書人的心情。胤礽自己寫文章的時候,也都是先在開頭寫下幾句說明,大圈圈什麼意思,小圈圈什麼意思,等等,非常的麻煩。
簡化和統一標點符號,是有必要在大清境內廣泛推廣的。小太子把寫好的紙張吹乾,放在一個匣子裡,打算明天送給皇阿瑪和兩位師傅,作為附加的拜師禮。也是讓他們幫忙參詳參詳,根據目前在使用中的標點符號情況,看看有什麼需要修改或者補充的地方。
考慮到四位先生就算肯答應派學生來京城也是遠水不解近渴,而且,就算他們來京城估計也是和萬斯年先生一樣,堅持不領官職不拿俸祿。
所以小太子急需一位能認可大清女子的才華能力,同情他們的不平等遭遇,還能認識到程朱理學不合理之處的文官,來協助蘇茉兒姑姑處理女子學院的各項事宜。
哎,本來這個事情應該是皇阿瑪和滿朝文武要煩惱的,可是小太子真怕他們又選了一個“湯斌大人” ,到女子學院教授那些女孩子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嘟嘟,搜尋康熙朝初期的所有文人資料,我挨個的看看。”
“好的,主人。” 隨著小太子的身體變好,嘟嘟的體型也變的明顯了很多,魚尾上的鱗片一片片的分明,閃閃發亮。聽到小太子呼喚它,開心的甩了甩自己的魚尾巴。
在程朱理學風行天下,遵循明朝體質“八股取士”的大清朝,要找到想要的人,真的是很難。小太子看過一個又一個文豪大家的資料,終於找到了兩個符合心意的。
戴廷栻,在康熙十九年,也就是去年“被迫”赴京參加了“博學儒”科考試,目前在山西聞喜縣做訓導大人。而且他還與顧炎武先生交好,擅長書法,尤其在散文方面的造詣,廣受讚譽。看資料就覺得戴先生真的挺合適,如果他願意來京城做事,應該是一位很好的書法和散文講師。
施閏章,不光是同情被父母拋棄的女嬰,積極營救,還籌措資金在他管轄的地區辦學做教育事業。在康熙十八年,也就是兩年前,參加了“博學儒”科考試,名列二等第四名,被授於翰林院侍講的官職,負責纂修《明史》。施大人居然在京城,太好了,就是他了!
胤礽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人,心裡高興的同時,也對這個“博學儒”科考試產生了興趣。
“博學儒”科考試就是“博學宏詞科”簡稱詞科,在唐朝開元年間首創,也稱宏詞或者宏博,主要是用於考察天下文人的真實才華。它也是屬於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的方式之一,是在科舉制度之外,發掘和籠絡全天下飽學之士的另一種手段。
參加考試的資格要求很低,非常的空泛,不管是秀才還是舉人,也不管是已經出仕做官的官員,還是聞名鄉里的大儒,只要有各地督撫大人的推薦,就可以直接到京城參加考試。
而且考試題材也廣泛,不要求必須做八股文章,詩、賦、論、經、史、制、策等,都可以。考試合格後,便可以直接被朝廷授予官職。
因為詞科考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方式,每次開設都能為朝廷選拔出來很多優質良才,對社會影響巨大,也因此歷朝歷代一般都很少開設詞科考試。
而這兩年因為“平定三藩”的戰爭結局已定,康熙皇帝有時間和能力去集中人力物力,正式動手修纂《明史》,於是便開設詞科考試。下詔書誠招或者是“強迫”天下有識之士,甚至“明朝遺民”赴京參加考試。考試合格後,一般都是送進翰林院,參加《明史》的編修。
當然,滿清政府從入關開始就著手纂修《明史》這個事兒,不過是為了告訴天下人,明朝已經滅亡,新的朝廷已經確立。另一方面就是籠絡那些自稱“明朝遺民”的文豪大家,給他們一個心理的慰藉。
其實就是給他們找點兒事情做,不要天天閒著沒事兒,就去參加什麼“詩社”,討論如何“反清復明”。
小太子覺得自己很有必要去翰林院編修《明史》的地方看看,能遇到史學大家萬斯年先生就更好了。看資料裡記載的,那裡真的是人才濟濟,讓小太子很是心動不已。他覺得讓那些人天天纂修《明史》,太浪費人才了,簡直是暴殄天物。
對於今晚的思考結果還算滿意的胤礽,估摸著這個時候小李子應該已經把那個故事講完了,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