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1 / 4)

不是前面那一種,所以才有此信心啊。”

季漣仍有些不自信的問道:“真是如此麼也許是上天懲罰我呢。”

玦兒笑問:“你又沒做錯什麼事,上天作甚麼要懲罰你——莫非你是做了什麼對不住我的事情,所以心虛了?”

季漣欲言又止的,悶了半天才笑道:“也許上天見不得我和你這般好吧。”

玦兒又和他歷數前朝往事,道:“便是那屠盡所有兄弟逼父親退位的文宗,登基後行仁政減徭役,一樣贏得四方臣服,可見君王只要謹記聖人所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樣的明言,便能使國富民強,即便有兵臨城下之危,也定能轉危為安的。”

季漣這才緩了緩神色,半晌才道:“皇爺爺和父皇,對我期望甚重,我總怕有什麼做得不好了,丟了祖宗顏面——我在你心裡,真能和這麼多堯舜之君相比麼?那怎麼烏臺那些御史,天天把我罵得死去活來?”

玦兒笑道:“要是滿朝的御史每日都對你歌功頌德,那才是不妙呢,那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那個什麼人不就如此麼?他倒是聽不到有人罵他,最後卻被放逐了呢。”

“周厲王。”

“哦,是嘛,你看你知道的這樣多,又怎麼會重蹈前人覆轍呢?”

季漣看著玦兒因笑容而眯起的彎彎的眼,這才被哄好,打起精神來,去和兵部的人商議前線的戰略佈置。平城那邊孫思訓又有摺子過來,請求前線全權排程節制之權,好排程北庭陽寧平城三地的軍隊抗敵。季漣思慮甚久,想到孫思訓畢竟在平城守邊近三十年,無論朝廷這邊有何變故,都一心抵禦突厥,甚是老成持重,便準了這一道摺子。

誰知他才準了這道摺子,又引起烏臺一群言官雪片般的彈章,竟然連謀反這些事情都給扯上了,差點把季漣給氣瘋——國難危急之時,未見這些人提出隻言片語的攻防謀略,倒是天天都把心思花在這上頭,扯些七七八八不相干的好在柳心瓴左右逢源,才把這些人安撫下去。

六月末,北庭失守,十萬守軍無一倖存。

第五十三章 漠北胡虜亂如麻

北庭失守時,守將盧一鈞戰死,連帶頭年冬天到北庭歷練的幾位武舉出身,一併殉難,只有數百軍士,在城陷之前由盧一鈞囑託,從小路突圍而出到陽寧和長安報信。

到京城送信的人一併帶來了盧一鈞的遺書,一封是呈給季漣的,另一封則是寄給家中母親和兄弟的,對於盧一鈞其人,季漣起先了解並不算多。因為突厥常年來直接騷擾的大多為平城,故此朝中上下,一向視平城為對外的門戶,年年加防,生恐有失。從年前開始,季漣雖派了人至北庭加強守備,那也只是循例的事情,直到阿史那攝圖此番突然轉攻北庭,才讓季漣去重視此人。

季漣看著兵部上呈的盧一鈞的遺書,悲慟不已,盧一鈞最初是孫思訓的下屬,在孫思訓的力薦之下,在永昌年間開始駐守北庭的,突厥剛剛開始攻打北庭的時候,季漣還曾考慮過此人多年來似乎並無什麼出色表現,在這樣緊要的關頭不知是否靠得住,只是突厥轉向的速度甚快,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季漣才不得不懸著心思將此重擔託付與他。

然則最後看到盧一鈞送回的遺書,季漣才不得不感嘆其實上蒼實在是待他不薄的。

盧一鈞並未讀過多少書,所有行軍策略,都是一仗一仗打出來的,到戰死殉國時已是六十三的年紀,在給季漣的最後一道摺子或稱為遺書的東西里面,沒有更多的廢話,第一是向季漣表達了北庭將士與北庭共存亡的決心,希望等戰事結束,再行對戰亡的將士優加撫卹;第二是請季漣堅持孫思訓的對突厥的抵禦策略,無論前線一時成敗如何,都要堅信阿史那攝圖並非不可戰勝的,不可因小勝小負動搖對孫思訓的信任云云。

而給家中母親和兄弟的那一封遺書,盧一鈞要家中兄弟,但留一人在家盡孝,其餘人等,皆可到平城或陽寧投兵,只要有此決心,定不會讓突厥騎兵踏入中原一分一寸。

季漣在二十一歲的生辰那日,下旨追諡盧一鈞為正二品鎮國大將軍,追封安北侯,並在肅陵旁開建功臣陪葬陵園,為盧一鈞建衣冠冢。

盧一鈞戰死的訊息傳來後數日,又有北庭失守之後盧一鈞放火焚城,燒盡北庭城內所有物資糧草的摺子送來。北庭城內原本百姓不多,突厥人攻城半月之後,盧一鈞便開始遣散城內百姓,讓他們向陽寧方向南歸,只是城陷之日仍有部分百姓未及撤退,盡被一把大火燒死在城內。頓時整個北庭便如人間煉獄一般,先入城的突厥士兵也不及逃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