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
做為帝王能擴大疆域版圖是極得意的一件事,弘曆與眾大臣商議後決定讓鄂爾泰領著大學士徐本、班第、傅新等一干老中青臣子組成談判團與沙俄擬議談和條約。
沙俄來的議和使團早有心理準備接受“不平等”議和條約,可面對大清“宰殺”仍不由眼角抽搐,這是不是太狠了點?!
在沙皇安娜的□下生活在西伯利亞這片遼闊富饒土地之上的蒙古人等原屬大清近親民族早不堪壓迫發生了幾次叛亂,對俄羅斯來講,將這塊土地歸還大清還減了他們眼前的麻煩,因此前來談和的俄羅斯使團也心裡有數,並不反對。
至於戰爭賠款?還真沒聽過,不過打輸了仗總要出點血的,這他們也有心理準備,可是一千萬兩白銀?汗,不行,得壓壓。
還有最後這個稱臣進貢實在讓人為難,大清這不將俄羅斯的臉面往腳底下踩了嘛?於是卯足了勁了希望在談判桌上讓大清將這一條抹去
俄羅斯礦產豐富,鐵蘊藏量世界第一位,煤蘊藏量世界第二位,鋁蘊藏量世界第二位,鈾蘊藏量世界第七位,黃金儲量世界第四至第五位。除此,森林面積大,木材蓄積量高,農牧業並重。
從長遠上講大清如果要西北穩定,那麼人口的遷移、經濟的發展是必須的,而經濟的發展最快的莫過於兩國的貿易往來即為互市,這不僅能讓當地百姓安樂業,還有利於兩國邦交安定。
早熟知這些資料的大清談判團成員早受到皇帝的明示,本著增強本國削弱敵國綱領,管他有用沒用寸步不讓,他們或許不知道所謂礦產的重要性,但黃金和鐵卻是每個人都知的,尤其是鐵,那就跟鹽一樣,歷朝歷代都掌握在國家手中不允許私人開採,這種東西當然是多拿來一些受惠的是自己的國家百姓了。
雙方往來談判,各有堅持與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