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的闖過高考獨木橋的她也是很有感觸的,畢竟那是多麼黑色的日子,對於失敗者而言又是多麼慘烈的結局,所以她明白若竹得償心願的感受。略一思索,便敬道:“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也滿飲了一杯酒。
至於賀禮,她沒那麼大手筆,便精心的用素描的手法加之現在所學的國畫技藝畫了一幅畫,畫上雅室生香,好似聽得到平日的書聲琅琅,一人白衣勝雪,揮毫潑墨,一人紅衣妖嬈,斜倚執書,一人藍袍淺笑,肆意爽朗,一人粉裙飄飄,花容月貌,一人憑窗遙望,眉目如畫。正是五人平日家塾裡的寫照。
這裡沒有相機,無法照畢業照,現在若竹以入朝為官,若楓雲翔三年後也要參加科考,而若薇跟自己以後更是一嫁人便經年不得相見,雖然自己跟這他們還並非感情好到難捨難分,但總歸一起讀書嬉戲的日子不多了,以後好歹留點念想,畢竟那是那麼美好的一段童年。
若竹和若楓幾個看到這話都驚訝的何不攏嘴巴,一是為了若芙這精巧的心思,更為了那巧奪天工的畫技。畫上的人惟妙惟肖,簡直跟真實的自己一摸一樣,看著往日的場景,想著今後的路,各自都有些痴了。
還是若楓先反映了過來,說:“我就說若芙妹妹深藏不露吧?就你這幅畫,別說神韻,就單這手法、功力就可以讓那些個自詡天下聞名的畫師大家跌掉眼珠子!”
“是啊,這麼寫年,一直學畫,姐姐卻不知妹妹畫工已到了這等妙筆生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