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存異這詞兒用的好!”富勒渾拍拍桌子說道,說完就眯上了眼睛不再發話,就連站在他身邊的呂梁晨也只是一臉微笑,沒有要說話的意思,跟剛剛進來時那氣勢洶洶地模樣完全就成了兩回事兒似地。
“巡撫大人,藩臺大人既然兩位想要降低行商入行門檻,並且增加行商人數,那小老兒是不是可以問一句:我等行商可否求退?”天寶行的李法曾老頭看了看坐在主位上的富勒渾、孫士毅,又看了看自己上首地何貴,想了想,終於開口問道。而他這話音一落,一干行商的目光立時都變得火熱起來。
“這”孫士毅遲疑了一下,把目光投向了何貴。清廷有規定,“殷商不準求退,即實有老病殘廢等事,亦應責令親信子侄接辦,總不準坐擁厚資,置身事外”。另外,甚至行商把行業移交其子侄,也要向官府交付鉅款。而清廷這樣規定的目的,就是想透過這樣嚴格的制度,把富商巨賈吸收、網羅到自己的封建商業壟斷組織中來,以便控制他們手中的商業資本。並透過各種方式,把商業利潤納入為王朝財政服務的軌道。對外貿易固然是無數的利,使商人望之垂涎欲滴。可是一旦在戶部落了行商籍,他們的財富便被清政府套上了轡鞍,終世掙擺不脫。所以,十三行行商的出路只有兩條:一條是破產,一條就是為清政府的壟斷貿易效勞終身,父死子繼,世代為商。他們就是清廷富有的奴僕。而所謂”總不準坐擁厚資,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