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2 / 4)

隴局勢的最佳方法之一,同時也可以借頒佈全新的軍管法令,讓一些目前還比較敏感的舊法令在無聲無息中作廢,從而取得除舊佈新的效果,贏取一番嶄新氣象。

譬如這些軍管法令雖然並沒有明確通令撤消廢除隴右總督府頒佈的通商禁令,但在具體條例上作出的種種細緻規定,其實等於在事實上撤消廢除了隴右總督喬行簡針對蒙古和西域而頒佈的兩道通商禁令。

這就讓河隴的商人們在暗自歡欣鼓舞的同時,又有許多不解,在嚴厲的軍管法令下如何能做到貨暢其流的通商互市呢?

商人們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急切的關注著幕府連續幾天來,每天陸續頒佈的法令法例,注意著從中挖掘對己有利的條文,對於商人們來說,他們已經習慣於從官府的法令法例中鑽“空子”、找“漏洞”、尋“機會”了。誰讓商人是四民之末呢?士農工商中,除了“士”以外,其他三“民”都是在威權夾縫底下討生活的小民,商人只不過是這些小民中最不知足和最貪利的那一種,不鑽空子就無法生存下去。

在河隴士紳官民的密切關注下,幕府很快又頒佈了好幾道命令,譬如“部隊改編令”、“官吏選任令”、“僉兵令”等等。

幕府頒佈“部隊改編令”很容易理解,這“戡亂軍管令”要做到不折不扣的實施,都督幕府就必需擁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實力作威懾和支柱,從“改編令”的內容來看,也確實充滿赤裸裸的威懾意味——

平虜將軍的直屬部隊,護衛親軍、獨立近衛軍團共有七八千人,這在人數上並不讓河隴豪族感到意外;

但是黑龍軍團、黑虎軍團、黑狼軍團、黑鷹軍團、黑豹軍團、黑蛇軍團、獅鷲軍團、火鳳軍團,這八大屬於雷瑾嫡系的黑旗軍團,絕對是幕府公開成立後給河隴豪強大族的一大“驚喜”,光是這八大軍團和雷瑾的直屬部隊就有七八萬騎兵,號稱十萬,讓所有的豪強大族暗地裡直吸冷氣,而且幕府公開公佈了兵力數額,明擺著是在宣示武力。

另外還有兩大獨立遊騎軍團:白虎軍團和蒼狼軍團,這兩大遊騎軍團乾脆就沒有對外公佈到底有多少騎兵,但從幕府公佈的依十累進騎兵編制'隊(隊正)—曲(百騎指揮)—部(千騎都統)—軍團(萬騎都統至此改稱節度)' 推測,各豪強大族紛紛在私下議論,這兩大獨立遊騎軍團的兵力怎麼的都不會少於萬騎,而且白虎和蒼狼的名號也讓有心人浮想聯翩,不能不將之與塞外的兩股馬賊夥聯絡到一起。

回回馬家的‘西寧馬戶’則擴充到一萬人騎,正式改編為西寧軍團;鮮卑吐谷渾人的鮮卑突騎,改編為突騎軍團;兩萬多回回鄉兵和一萬多雷氏鄉兵也經過擴充,改編為五個步兵軍團,並且馬上就調往隴山接防,負責守禦隴關、散關等隴山關隘,這些都並不讓各豪強大族感覺意外。

而幕府宣佈對甘肅、寧夏、固原三鎮合計十八萬的邊軍進行改編,汰裁老弱另行安排,只留精壯;西寧行營和敦煌行營暫時維持原編制不變,其缺額即由邊軍之精壯補充滿編也在情理之中。

所有這些,因為都是涉及部隊軍伍之事,各豪強大族能夠著力插手的地方並不太多,除了回回人中的幾個相關大姓家族和鮮卑土人外,這‘部隊改編令’對於其他大多數豪強大族來說,並不直接牽扯他們的利益,所以各自的反應並不相同,但幕府所頒佈的“官吏選任令”和“僉兵令”就與河隴所有民眾直接相關,而且是最受民眾矚目的兩個法令——

“官吏選任令”是關於各級官吏選任的法令,時人所謂“民命所關,無如守令,造福最易,造禍亦深。最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親屬,一曰官之僕隸。”這四種人,無官之責,有官之權。官或者還對上官的考成稽核有所顧忌,吏役之輩則“惟知牟利,依草附木,怙勢作威,足使人敲髓灑膏,吞聲泣血”(權力遞延作用)。

因此這官吏選任如果得當,就能儘量減少官吏以及官吏身邊的親屬僕役各種狐假虎威的害民之舉,俾使政通人和,所以對官吏的選任也就歷來為大眾所關注。

而雷瑾的都督幕府要在河隴實施全面軍管,也必須要有一大批能嫻熟處理實際政務的官吏才能達成目的;二則官吏的選任,對河隴大族勢力的此消彼長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對一般民眾能否安居樂業產生深刻影響,這當然是最讓人矚目的一個重要法令。

但是由於河西幕府對河隴政務形成事實上的治理格局已經有幾個月,許多豪強大族的可用之才都陸續進入了幕府的行政體系,而且目前的行政體系,運轉效果還相當不錯,所以幕府這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