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穆清很驚訝。
她們家一向和慈源寺、藥王廟走動的,這天慶寺,很少去的。
難道是秦瑋的夫人不死心,派她來做說客?
李氏卻朝著她若有所指地笑了笑,指了指旁邊的座屏:“端個小杌子去那坐會!”
這是要她偷聽呢?還是要她迴避呢?
沈穆清思忖著,乖乖地端了張小杌子坐在了插屏後面,李氏這才請了玄清進來。
玄清給李氏請了安,丫鬟們上了茶點,李氏把身邊服侍的人都遣了,兩人又閒聊了幾句,就進入了正題。
“夫人讓我打聽的,我全都打聽清楚了。”玄清的聲音雖然低,但屋子裡沒有人,沈穆清坐在屏風後面聽得一清二楚。“梁夫人生小女兒幼惠的時候,她們家那個劉姨娘也懷著孩子,後來劉姨娘的孩子沒了,梁夫人的這個女兒也早產了。因有這個前因,所以從小養在太夫人身邊。她為人有些憨厚,心中藏不住事,小時候還不覺得。三年前,梁夫人想和鎮安王家的小舅子結親,相親的時候,鬧了大笑話,雖然事情被捂住了,可從那以後,梁家再也沒有讓這個女兒出過門。”
沈穆清很愕然。
李氏,好像什麼都算好了似的?可她是什麼時候託了天慶寺的玄清打聽梁家的事呢?說起來,自己可一直在她身邊,卻根本沒有覺查到。
還有梁幼惠。自己一直覺得她待人處理有些問題,現在看來,倒是自己多心了。
她不由為自己這段時間的多心生愧意。
還說在李氏面前侍疾,連李氏到底幹了些什麼都一無所知更別說是為她分擔憂愁了。
玄清已把話題轉到了大少爺梁伯恭身上:“一直跟著侯爺,如今已是正四品的武官了。”
“是自己爭的軍功,還是因侯爺的戰功蔭封的?”李氏低聲地道。
“是自己爭的軍功!”玄清笑道,“我看這位爺,到是個極正經的。聽說在外面連花酒也不喝一個的。”
“哦!”李氏頗為意外。“那大少奶奶呢?”
“不虧是王閣老家教出來的姑娘,賢良淑德。平日裡尊敬長輩,孝順公婆,善待》,愛護姑妹,教養孩子”
李氏眉頭就幾可見地蹙了蹙。
玄清見了,忙笑道:“夫人也要太擔心。大少爺明面上是養在梁夫人的膝下,可梁夫人這心裡,只怕還是向著自己的親生的兒子多些。”
李氏沒有應,道:“二少爺為人怎樣?”
玄清笑道:“他倒是應了那句老話:時了了,大未必佳。”
氏眉眼微動:“這麼說來,資質一般了!”
玄清點頭:“還好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家裡的事一概不管雖然不至於和人飛鷹走鳥、恣意生事,但也常和幾位侯、伯府裡的子弟在外面喝酒玩樂。”
李氏若所思地點了點頭,然後又問起了梁家的二少奶奶蔣雙瑞。
玄清苦笑:“那真個泥菩薩性格,別說是幫著婆婆管事了,就是二少爺屋裡的兩個通房丫鬟都敢不守規矩後還是梁夫人看不下去了,親自出面處置的。”
“三少爺那邊呢?”李氏話雖然問的隨意,但沈穆清卻透過座屏的縫隙看見李氏的手握成了拳。
玄清掩嘴而笑:“兩個貼身的丫鬟,一個叫碧雲,一個叫春樹,兩個小廝個叫澄心,一個叫十色”
“竟然叫這名?”李氏問道。
玄清一頓,道:“夫人,可有什麼不對?”
“碧雲春樹、澄心和十色,都是紙的名稱!”李氏笑道“想不到這位三公子還是個風雅之人。”
“還是夫人有見識!”玄清奉承道,“我開始聽的時候,就只覺得怎麼就那麼拗口,可沒想到原來都是紙的名稱!”
李氏微微地笑。
玄清本來就低的聲音又壓低了幾分:“兩個丫鬟,都還是清清白白的。”
“此話當真!”李氏愕然。
沈穆清也不由地豎了耳朵。
“怎敢在夫人面前胡說。”玄清神色很是正經,“太夫人前幾天還和身邊的雷嬤嬤說起,以為是三少爺不滿意身邊的這兩個丫鬟叫了梁夫人去,說,如果府上挑不出來,就到外面去買兩個回來。”
李氏急切地道:“後來怎樣了?”
玄清笑道:“梁夫人應了,卻一直沒動。太夫人就叫了三少爺去問少爺卻說:哪有先納妾再娶妻的道理。”
李氏微微點頭。
“太夫人語噎,說:是讓你收通房的丫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