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部分(1 / 4)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這山野上,像是舉起開放的拓展的金旗。”熊報春戰場下來的人對這句詩感觸更深。

古往今來多少墨客騷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徹歷朝歷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園、花盆裡的名菊。比起野菊花來,這些被馴化、供玩賞的同類,不免沾染著脂粉氣、奶油味,顯得矯飾和做作。寧願入湯入藥、成渣成泥,決不任人擺佈、供人褻玩——這就是野菊花!

野菊花,以它的野性的勇敢和進取,在這片天空下,菊花在徐徐秋風中開得正爛漫。

菊花在百花枯萎的時候獨自開放,為大自然新增生趣,使悲秋的人們振作起精神。等冬天來臨之時,它雖然葉落莖枯,但它腳下的泥土裡又孕育著新的生命。來年,它們又將蓬勃地生長起來,而且更多,更多

無人踏足的仙境啊!人間至美。

“好美”圓臉的小沙彌也貪婪地看著這大自然的美景。

寺裡的住持也被個頭稍高的沙彌給拉了過來,“師傅。原來這水簾洞裡別有洞天啊!”

“師傅,這一下,又能開發一個景點了。”圓臉的小沙彌激動說道。

方默南心裡閃過一絲悲哀,果然是發展經濟深入人心啊!出家人也不能免俗。

國內的名寺古剎在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過度開發,哪裡還是佛門清靜之地。

“慧遠,出家人怎可整日惦記阿堵物!怎可褻瀆了佛門清靜之地,阿彌陀佛!”住持一本正經地說道。

“小徒受教了。”小沙彌惶恐道,他抬眼道,“可師傅。世人常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慧遠”住持嚴肅看著他道。

“小師傅,你忘了後面還有一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方默南微笑著說道。

“嘎!”兩個小沙彌一頭的霧水。

“阿彌陀佛!還不謝謝施主的教誨!”住持雙手合十口誦佛號道。

“謝謝!”圓臉的小沙彌真誠地說道。

“謝謝。小施主!”住持說道。人在寺裡走丟的。現在找到了總算鬆了口氣。

方默南笑著擺擺手道,“不謝,舉手之勞。機緣而已。如果不是找人,也不會發現這等美景。”

“可見一飲一啄,皆有定數。”利醫生也笑著頗有禪機地說道。

“走吧!人已經找到就沒我們什麼事了。”方默南說道。

三人往外洞內走去,方默南邊走邊說道,“對了,雖然出家人視金錢為阿堵物,可是出家人吃穿住行不能離了錢財啊!如果方丈要向世人開放美景的話,我建議洞口這裡用玻璃幕牆,以防止人們的攀爬,破壞了大自然的恩賜。”

“師傅,小施主說的對啊!”小沙彌高興地說道。“師傅我們該怎麼做!

“佛曰:不可說!”住持彈了他一個爆慄,“慧遠,看來你還得繼續去靜室裡靜思。”

“是師傅!”小沙彌恭敬地說道。

三人走出了水簾洞,方默南伸伸懶腰,難得秋日晴好,既然上來了,“那咱們遊覽一番如何!”

熊報春和利醫生自然沒有問題。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濟公活佛流傳下來的一句話,我咋不知道濟公活佛還有後一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利醫生挑眉問道。

85年電視版的濟公,大家都記得破帽破扇破鞋,貌似瘋顛,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但確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他的故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好打不平,救人之命,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

這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大家是從電視上看來的。

方默南道,“這句話的由來,本是一個悲壯的典故。明朝末年,張獻忠做亂,山賊橫行,到處殺掠,百姓流離失所,四處逃難。在峨嵋山的地方,山賊劫掠,有一群百姓慌亂中逃入山中一寺院內,寺中的住持慈悲為懷,收容難民。誰知山賊追至寺內,劫財殺人,該住持認識山賊,懇求不要傷害百姓,無論什麼條件,只要做得到,住持都原承擔,但求放過這些百姓。山賊曾受過住持的恩,不好意思一口拒絕,於是想出個鬼主意,好讓住持知難而退。

於是山賊拿出一些酒肉對住持說:‘和尚,我的條件很簡單,只要你吃了這些灑肉,我就放過這些人,決不失言。’眾人譁然!此計甚絕!修行人飲灑食肉,開齋破戒,死後必將打入畜道、餓鬼、地獄,受無量苦。只見住持拿起酒杯,氣定神閒地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