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位。
蘇聯雖然擁有發達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術,但只有25~30的科研成果被採用,平均轉化週期需要10~12年,而美國則有85的科研成果在5年內轉化為生產力。在現代技術領域,蘇聯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15~20年,而且差距越來越大。
蘇聯民用工業品技術非常落後,產品質量低劣,即使按照最樂觀的估計,蘇聯工業產品也只有18達到國際標準,在國際市場上根本沒有競爭力。由於工業品缺乏競爭力,蘇聯只有依靠出售自然資源特別是石油資源賺取外匯,淪為原料出口國。
蘇聯農業長期落後,效率低下。由於農業連年歉收,蘇聯被迫花掉本來就是稀缺資源的外匯進口糧食,每年花費70多億美元,經濟上捉襟見肘。與此同時,蘇聯農用拖拉機報廢率達每年12。5,為美國的三倍;大批農作物因不能及時收割而損失掉,即使收割了也每年有20的糧食和33的土豆因為保管不善黴爛變質,無法食用。1980年,全國一半的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沒有盈利。
蘇聯在經濟上落後,物質匱乏,人民生活水平長期提不上去,與西方差距越拉越大。從根本上使人民對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產生動搖。蘇聯領導人中,安德羅波夫是個難得的明白人,他在蘇共內部會議上發出驚人言論:“蘇聯的主要危險不是來自世界帝國主義,而是來自人民的困苦貧窮。”
政治上過度的集權體制,使作為聯盟領導核心的蘇共,處於完全缺乏監督機制的政治狀態下。蘇共的幹部任命制、職務終身製為形成既得利益集團創造了良好環境。官僚機構人滿為患,人浮於事;既得利益集團貪汙受賄、驕奢yin逸,蘇共逐漸地喪失了在人民群眾中的威望。特別是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領導人思想僵化、墨守成規,貽誤了發展和改革時機,國內問題堆積如山。進入80年代以後,蘇聯政治危機不可避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