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飯菜做好了。一家五口人圍著飯桌吃起飯來,個個都吃得香噴噴,胃口十分地好。
他們正在吃著呢,院子裡來人了。
孩子們聽到動靜,齊聲叫道:“鄭叔叔好!”
澤生與小茹一回頭,果然是良子來了。
“良子,你不會是從縣裡趕過來的吧?”澤生連忙讓良子坐下,再給他盛碗飯。
兩年前,良子被舉孝廉當了縣丞,而原任的縣丞已經是知府了。
良子也不客氣,坐下就吃,“我昨日就從縣裡回來了,昨夜在我爹孃那兒住的,因為想著有個好訊息要告訴你們,所以今日就來你們這兒一趟。”
小茹瞧著良子意氣風發的模樣,笑問:“啥好訊息?”
“上回我不是讓人帶信給你們,說方家村要改為方家鎮的事麼,我以為還要等很久呢,沒想到前日知府下發了公文,已經同意了。將這附近二十五個村劃為方家鎮,石鎮改為石村了。方家鎮仍由以前的田吏長坐鎮,不過上面還寫道‘方澤生為名義鎮長’呢。澤生,知府說他早聞你的大名了呢!”
聽說方家村真的改成了方家鎮,小茹與澤生皆興奮不已,不知該說什麼了。
孩子們大聲歡呼,“哦哦哦,方家鎮!方家鎮!”
澤生連忙做個手勢止住他們:“噓,鄭叔叔在這裡,你們可不許吵鬧。”
三個孩子趕緊禁聲,偷笑著端著碗,都到院子裡吃飯去了。
小茹見孩子們都出去了,向良子問道:“瞧你如此精神煥發,肯定不只是因為我們方家村改成方家鎮的事,莫非你又要升官了?”
“瞧嫂子說的,我還能往哪兒升去?才做兩年的縣丞,縣裡許多棘手的事都未待解決,毫無功績可言。每月領著朝廷俸祿,讓我心存愧疚得很。”
澤生安慰道:“你可別這麼說,你每日辛苦操勞,縣裡的那麼多瑣事雜事,你都事無鉅細地要親自過目。前些日子是不是還斷了一樁疑案?聽說林鎮有位寡婦死了,她的兒子告到縣裡去,說是他爺爺毒死的,結果他的眾親皆罵這個兒子不孝,說他爺爺幹嘛要害死自己的兒媳婦,結果還是你親自到場破了案,確實是他爺爺下的老鼠藥。這件事傳得沸沸揚揚的,全縣幾乎無人不知,都誇你兩袖清風,斷案如神呢。雖然這不算是什麼大功績,至少你為老百姓做了事,領朝廷的那點俸祿,有啥好愧疚的?”
良子謙虛道:“只不過一件小案而已,沒想到都傳到你們耳朵裡了。”
澤生又道:“不都說‘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麼?你不但不取民脂民膏一文一毫,還經常拿出自己那份微薄俸祿去資助一些貧苦人家,說起來,這也算是功績了。”
良子笑著回應,“在你們眼裡,這點俸祿確實算少。可是在我的眼裡,已經算很多的,足夠我和雪娘花銷了。這次回來我要辦兩件事,一是想接我爹孃去縣府裡住,他們年紀大了,近日來經常頭痛腦熱的,沒人在他們身邊照顧可不行。而我兩位哥哥都很忙,每日都是夜裡才著家。嫂嫂們生的孩子又多,根本抽不出空來照顧他們。雪娘說她現在每日閒得很,而且府裡還有兩位當值打掃的老婆子。我就想著,接我爹孃到府裡住,也就有人照顧了。”
小茹有些為他擔憂,“你做這個決定,雪娘她沒有不高興吧?”
良子卻很放心,“她沒有不高興。她也說自己閒得慌,若是能照顧我爹孃,孝敬老人,也算是功德一件了,百事孝為先嘛。”
小茹沒想到雪娘竟然會想得這麼開通,孝順自然是沒錯,她就不怕二老住過去了,嫌棄她不能生孩子?若是又要張羅給良子娶二房,她豈不是又有哭的時候?
良子接著興致勃勃道:“二是我想從卞鎮的孤兒院接一個男娃和一個女娃回家,當自己的兒女撫養,這個也是雪娘同意的。”
小茹暗道,原來如此,這樣他的爹孃或許就不會再糾結雪娘斷鄭家香火的事了。領養的子女,只要養親了,和親生的並無大樣。也不知他的爹孃能不能如此想得開?
澤生並沒有往這深處想,只覺得良子這個主意不錯,點頭道:“如此甚好,只要你們把孩子們當親生的養,他們自然就當你們是親爹孃。最好挑選年紀小的,不要超過五歲,大了他們就記事情了,怕是養不親的。”
良子與雪娘也是如此商定的,“說得沒錯,我等會兒就去孤兒院,打算挑三歲左右的孩子。正好還可以去瞧瞧季公子和芸娘,這幾年孤兒院都是你們兩家在操心著,我一點兒力都沒出,真是愧對自己當初的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