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3 / 4)

小說:明器 作者:風格1

阮香這麼問用意何在,盤算一番之後道:“半年之內都無大礙的,不過公主得把虎衛軍交給我們。”

阮香不置可否地“哦”了一聲,轉問張超道:“受災情況統計出來了麼?”

張超道:“去年收成尚可,府庫還有一些餘糧,不過並不足以救濟幾十萬災民。現在災情還只是初露端倪,災民數量不多,但是艱苦的日子還在後面。今年我們的控制區內大概百分之八十的地區夏糧將完全絕收,我們已經購買種子,推廣種植快熟作物補救,不過最快也得三個月以後才能見效,而且大多限制在淄州沿富水河方便灌溉的地區。靈州的河流水量一向不大,若是旱災持續,很多河流面臨斷水,恐怕等不到救濟。再者大旱之後恐怕會有蝗災,也不得不提防”

阮香打斷他道:“你就說說我們還有多大的缺口。”

張超苦著臉道:“如今北方用兵,耗費巨大,軍糧不足半年之支,兩州地面人心浮動,匪盜蜂起,流民已有數萬,瘟疫、霜、旱災併發,就算全力以赴,最多兩月,各縣府庫錢糧都得見底。這些還沒考慮今後幾個月不可避免的物價飛漲的因素。我們的困難不在眼前,卻是在兩月以後。”他咬咬牙道:“兩月之後,至少有十五萬人的生存成問題,三個月之後,這個數量會翻一番,達到三十萬人。”

阮香問道:“出境買糧有門路麼?”

張超道:“周邊地區中,燕州、京畿受災程度和我們相彷彿,自顧不暇。瀘州地廣人稀,受災不重,只是現在對我們敵意甚重,估計不會賣糧給我們。懷州原本就是周國境內最大的產糧地,即使受到災害影響,應該還有餘力,只是同瀘州一樣,和咱們出於戰爭狀態,商旅往來艱難,從那邊買糧的話,運回來也是天價。而柴州就不用提了,通往柴州的道路已經被懷州、屏蘭聯軍徹底隔斷,通不過懷州這一關,沒法從柴州買糧。若能打通往白江的水路也好,只是這樣的話還是要面對懷州軍隊的干擾,懷州水師時常遊弋在白江水面,除非有水師護航,商船不敢走水路。”

阮香見站得稍遠的一個人似乎欲言又止,出聲招呼道:“寧宇,你有什麼話說?”

寧宇站出來道:“屬下以為,張大人還少算了一面。靈、淄兩州東方皆依靠大海,若能開發海上資源,便是災害再厲害些也能渡過。”

楚清華等謀士都搖頭,對這些連大海都幾乎沒見識過的人來說,海洋幾乎從來都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之內。

阮香也聽得詫異,她從不曾想過海洋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利益。這個時代的人對海洋依然充滿敬畏,神秘的海洋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代表著死亡和不祥。

寧宇見眾人包括阮香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生怕他們以為自己在說瞎話,忙解釋道:“自從公主將海事託付於屬下,屬下未曾有一日不上心。集合工匠設計新式海船,招攬長年闖蕩海上的漁民、商人繪製海圖,偵測水訊,追蹤洋流,到現在為止已經有小成。”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張大圖,看起來也是有備而來。

“公主,列位大人請看:這裡是我大周的海岸線。”寧宇的手在圖紙上指點著。在眾人看來,他所說的大周的海岸線只是圖紙左上方的一角而已。佔據了圖紙多數地方的是無數看似雜亂的島嶼還有各種線條、數字等等。

看著這張圖紙,寧宇就像看著自己的兒子一樣得意洋洋,意氣風發,這可是凝聚了他和一群手下無數的心血的東西。為了獲得一點資料,寧宇做的可不止是說出來的那點兒,不光明的手段可沒少使過。

“這是我們新建的揚波衛、靖海衛,這圖上的資料是以淄州靖海衛為基點計算。距離靖海衛東五十五里有渤泥島,以南百五十里有蝦島”

看到寧宇有滔滔不絕的趨勢,再看眾官都沒精打采的樣子,阮香不禁有些急地打斷寧宇道:“你辛苦了,海圖稍後再研究吧,你說的取糧於海上可有依據?”

寧宇有點兒尷尬地停住了話頭,過了一會兒才道:“公主明鑑,大周東方和南方的海上已知的就有數百小國,互不統屬。這些國家中不乏優良的稻米產區,因為氣候原因,島上種植的稻米多為一年兩熟甚至有一年三熟的,另有捕捉海中大魚的技術,糧食是不缺的。另外盛產香料、珍珠、寶石,極為富庶,根據長年來往海上的商人所說,我中土的絲綢、鐵器、玉器、手工藝製品等物品在那裡極為緊俏,若能以大規模的船隊開闢往這些國家的航線,獲利既豐,災荒問題也可迎刃而解。”

寧雁道:“可是蠍盜不除,海路不寧,商船出海,安全是問題。難道咱們的水師已經有能力離開近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