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敢偏袒蒙古。如今蒙古揮軍南下,那是與三藩一般想要弒君禍國。此等亂臣當剿之滅之。傳哀家懿旨:命襄親王帶兵北上,剿滅亂黨。”
歐陽哲凱聽了,出列跪下說道:“微臣領旨。定不負太后以及皇上所託。”
娜木伊頓了一下又道:“哀家自知按皇家律例,凡叛國亂黨之家眷在後宮為妃者均當位降一等。哀家在此宣旨:即日廢黜皇后,降為莊妃。哀家雖貴為皇太后,未能降級,但也難逃其責。哀家自減月俸,並交出後宮權柄。”
眾大臣聽了,滿朝譁然,就連董小宛也嚇了一大跳。
眾大臣跪下說道:“請太后三思!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後宮也不可一日無主。若皇后被廢,太后又交出後宮權柄,那後宮必將大亂。後宮亂則朝局不穩,朝局不穩則天下殤。請太后三思!”
董小宛也跪下說道:“母后三思!如今三藩叛亂,蒙古大軍南下,皇上正需要太后扶持,母后若此時撂擔子,那大嚴堪虞。”
“哀家自有安排。如今是哀家最後一次使用後宮權。孫榮盛宣哀家懿旨。”娜木伊臉上神色絲毫未改。
“是!”孫榮盛開啟明黃懿旨讀道:“奉太后懿旨:皇貴妃許氏宛如,輔國公親姐也,躬親事主,性溫婉,靜循禮;德才兼備。事君至誠,協君籌軍費,傾囊以捐,首飾皆無,以箸代簪挽發,引領勤儉節約之風。協理後宮諸事,事事順遂,未有偏差。今後宮無主,故賜封聖賢皇后執掌後宮權柄。欽此!”
朝不保夕 ;19
眾大臣聽了,均面面相覷。
李思痕最先出列,說道:“請皇太后三思。論品行、尊貴也該當立李貴妃才是。皇貴妃身無所出,並且太醫說皇貴妃身子陰寒不能受孕。若立為皇后,又如何能為皇上開枝散葉,傳宗接代。故而該立已育有皇子的李貴妃才是。正所謂母憑子貴。李貴妃的身份該當要高於皇貴妃。”
孫錫江也出列道:“皇貴妃因身子不能受孕不能立為皇后,這微臣同意。但是也不能立李貴妃為後。李貴妃生性善妒,為人刻薄,對待宮女、太監過於苛責。如此性子如何能為後。微臣認為該當立孫貴妃為後。孫貴妃賢良淑德,又育有公主,日後定能為皇上開枝散葉,並且好好管理後宮。讓皇上沒有後顧之憂。”
禮部尚書出列道:“孫李兩位國丈的說法均不妥。該當立淑妃娘娘為後才是,自大嚴開國以來就已經定下了要立蒙古女子為後的規矩。如今蒙古科爾沁起兵造反,太后與皇后受到牽連。但是蒙古準葛爾的淑妃卻並未牽連其中,故而該當立淑妃為後。”
吏部尚書也出列道:“太后,臣以為立皇貴妃為後甚妥。皇貴妃雖冊立不久,但是在民間的聲望頗高,京城百姓均知皇貴妃賢明,並且以奇策協助皇上籌集千萬兩軍費。立皇貴妃為後有助於提高將士士氣,平定軍心。”
娜木伊憤怒地站起身來,拍著椅背說道:“好了!都給哀家住嘴!哀家今日還未交出後宮權柄,你們就開始反了不曾?難道哀家下的懿旨,你們都想抗旨不成?”
眾大臣聽了,忙跪下說道:“臣等不敢!臣等都是為了大嚴國運考慮。”
“難道哀家就想破壞大嚴國運,將皇上的江山拱手讓人不曾?”娜木伊厲聲說道。
“臣等不敢!”
“不敢?!不敢,那還不領旨!”娜木伊的語氣裡充滿了威脅。
朝令夕改 ;20
朝令夕改20
“臣等不敢!”
“不敢?!不敢,那還不領旨!”娜木伊的語氣裡充滿了威脅。
這時,董小宛忙跪下說道:“請母后三思!皇后聖德昭著,怎能因為蒙古反叛,便加以廢黜?母后更是為國為民,後宮權柄在母后手中,那是眾望所歸,威懾四方。如今大嚴前有狼,後有虎,後宮權柄變動隨時可能動搖軍心,讓大嚴危在旦夕。請母后三思!”董小宛重重地磕喜下一個頭。
眾人聽到董小宛出頭,也不管她是真心還是假意,馬上順著她的話說道:“皇貴妃說得極是。請太后娘娘三思。”
“夠了!哀家早已三思過了。可是祖宗家法豈能亂改。更何況哀家已經下了懿旨。君子尚且一言九鼎,難道哀家就可以朝令夕改?若是哀家朝令夕改,那才是動搖軍心,陷大嚴於危境。爾等當臣子的該當遵從哀家懿旨才是,如此推三阻四,是不是不將哀家這個老太婆放在眼裡?”娜木伊的語氣裡充滿了威嚴。
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一起磕頭說道:“臣等領旨!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