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小說:花落了無痕 作者:蝴蝶的出走

凌雲笑道:“他們倒像一對金童玉女呢!”凌霄、蘇紫鳶相顧無言,只聽蘇文浩笑道:“雪兒倒像個玉女,君如哪能算是金童呢!他都這麼大了也不肯定親。”

凌雲看向蘇紫竹,蘇紫竹朗聲道:“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君如只是還未找到中意的人而已。”凌雪只是微笑不語,蘇凌二人倒是驚詫於她的反應。

蘇文浩拈了一片瓜瓤笑道:“昔日漢昭帝曾有詩云‘秋素錦兮泛洪波,揮纖手兮折芰荷。涼風悽悽揚棹歌,雲光曙開月低河,’後來令宮人歌唱時又加了一句‘萬歲為樂豈雲多’,倒是一位有才的君主了,詩做得甚好!”

凌雲嘆道:“唐朝李德裕贊‘人君之德,莫大於至明,明以照奸,則百邪不能蔽矣,漢昭帝是也。周成王有慚德矣;高祖、文、景俱不如也’。可惜英年早逝了,若有他在,漢朝只怕還有幾百年可過!”

蘇紫竹道:“君如以為,武帝一生窮兵黷武,有人認為他堪比秦皇,有人認為他千古一帝,無論怎樣,對於立皇儲一事,他是英明的。昭帝十四歲時對於燕王劉旦上書陷害霍光一事,一語就道破玄機,四座皆驚。自古都認為霍光是忠臣,可他立劉賀,復又立劉詢,他始終站在權力的巔峰,送女兒成君入宣帝宮,甚至霍顯害許皇后,成君暗害太子,這陰謀奪權之事屢出他家。對於昭帝之死,焉知不是他所為?昭帝當年畢竟不過沖齡稚子,霍光想攝政不是難事,可稚子是會長大的,更何況這個稚子‘少聰慧’?他當然會忌諱,當然要阻止稚子之長大了! 昭帝不類其父,親政不過數載,卻有千古遺風,仁慈親厚,嘉德及民,想他沖齡至弱冠,不過十年,卻保住了武帝留下的潰然禍患,使宣帝有資與匈奴抗衡。前有武帝,後有宣帝,都不能掩其光輝,他之早逝,實是大漢遺恨!縱觀泱泱大漢四百年,惟一昭帝爾!”

凌霄道:“君如此話差矣!《漢書?五行志第七》雲‘光欲後有子,因上侍疾醫言,禁內後宮皆不得進,唯皇后顓寢‘;《杜周傳》又云‘昭帝末,寢疾,徵天下名醫,延年典領方藥’。可見昭帝有疾是天下共知的事,霍光一生鞠躬盡瘁,那陰謀奪權之事雖出他家,卻不一定是他所為。他已位極人臣,又何必將幾十年功名毀於一旦呢?”

蘇紫竹道:“《漢書?外戚傳》記載‘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俱是漢書記載,為何差距如此之大?容儀恭美曰昭,昭德有勞曰昭,聖聞周達曰昭,昭帝一生唯有霍光可依靠,況且人在局中迷,焉知霍光沒有在昭帝飲食中做手腳?漢卿方才也說不一定是他所為,可見漢卿也是不確定了!”

凌霄一時語塞:“君如真是鐵齒銅牙好口才!”

凌雲笑道:“君如所言也有一番自己的道理。一朝天子一朝臣,史官多是些粉飾太平之輩,真正剛直不阿的能有幾個?那些史書也不可盡信。”

蘇文浩笑道:“明明是賞荷,偏偏要說這些!也是我不該提昭帝的《淋池歌》。罷了罷了,君如,你既這麼能說,罰你做一首詩給大家瞧瞧。”

蘇紫竹道:“方才雪兒扮採蓮女,君如就做一首《採蓮曲》吧!”凝神沉思一會,只聽他朗聲吟道:

“採蓮歸,綠水芙蓉衣。秋風起浪鳧雁飛。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輕搖櫓。葉嶼花潭極望平,江謳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駐。塞外征夫猶未還,江南採蓮今已暮。今已暮,採蓮花。渠今那必盡娼家。官道城南把桑葉,何如江上採蓮花。蓮花復蓮花,花葉何稠疊。葉翠本羞眉,花紅強如頰。佳人不在茲,悵望別離時。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故情無處所,新物從華滋。不惜西津交佩解,還羞北海雁書遲。採蓮歌有節,採蓮夜未歇。正逢浩蕩江上風,又值徘徊江上月。徘徊蓮浦夜相逢,吳姬越女何丰茸!共問寒江千里外,徵客關山路幾重(注:即唐朝王勃的《採蓮曲》)?”

凌雲笑道:“君如好文采!不愧是素秋公子。漢卿也做一首吧!”

凌霄道:“若耶溪傍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注:即李白所作《採蓮曲》)。”

蘇文浩笑道:“漢卿文采甚好!隱然有股大氣!今年秋闈老夫可盼著你們倆蟾宮折桂呢!”

凌雪靠在船舷上伸手撩水玩,碧綠的湖水映著她的纖纖素手,一隻紅珊瑚手釧憑添了幾分顏色。

蘇紫鳶笑道:“爹爹只顧著說你們的,倒把我和雪兒晾一邊了。”

蘇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