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就不一樣了,一目十行雖然困難點,但一目三五行卻不成問題,任何一個看一部小說動則數百萬字的讀者都有這個能力,只在特別有趣的地方放緩速度或者反覆讀那麼幾句話,大部分地方都只是看情節,視線一掠而過。三千字的章節通常一兩分鐘頂多三分鐘就看完,而聽軟體慢吞吞地讀呢?苗可從來沒那耐心,不到萬不得已絕不使用,再說,語音朗讀出來的語氣,雖然有,也挺自然,但苗可總覺得沒有她自己心裡模擬出來的好玩。
在這方面,姜沛倒是某種程度上與苗可有共同語言,他不會不習慣,聽文的速度也比苗可快,但是比看文的速度還是慢得多,苗可有意無意訓練多年也做不到的一目十行,姜沛在小學裡搞破壞的時候就能做到,而且並不是跳過某些字句不看的一目十行,他是每個字都看到腦子裡,就差過目不忘了。
對於姜沛這種講究效率的人來說,聽文是很浪費時間的一件事,所以他也一般不會作此選擇,在他的影響下,姜涵也好衛江東也好,對於文字,‘看’的時間也比很多人都多。
在姜沛看來,象形文字本身就帶有感情,語音轉換後的成文和直接寫出的文字,讀起來有著明顯的差別,而聽語音轉換出來的文字和直接寫出來的文字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
語音轉換出來的文字重要的是流暢,而直接寫出來的文字,重要的是斟酌與推敲。
姜沛對近幾年流行的復古風文學一向沒興趣,因為在他看來,復古風文學必然需要推敲斟酌字詞,而用語音轉換出來的文章,卻很難經歷這種過程,現代人也沒有那個耐性去揣摩‘推’與‘敲’之間到底有什麼意境差別。
如果真的想玩復古風,寫文的手段就得先復古,比如,不說用筆墨紙硯那麼原始,至少,回到鍵盤敲字的時代?
這不能說完全不可能,但至少也是相當困難,連姜沛自己也不敢說他能對著鍵盤敲上數萬字,語音轉換功能用來聽文字雖然慢得無法忍受,但用來成文效率還是很讓他滿意的。直到某一天某個人在他這裡定做了鍵盤,其他一切效能功能都不管,其要求只有一個,長期輸入文字時足夠耐用。
如果說那時姜沛只是隱約有點懷疑但因為太過難以置信而沒有深究,等到他時不時與苗可進行通訊,後來姜涵又把喵嗚嗷嗚的文章節選塞給他,他心中就有了一些猜測。
兩份文字的感覺實在太過相似,那種寫好一句話後至少會看一遍調整調整語序和用詞才發出去的感覺,姜沛還真沒在其他人身上遇到過。就算是他自己,語音轉換後重讀文字,關心的也是內容有沒有歧義、每個點是不是都說到位了,至於哪裡適合用‘因此’、哪裡用‘所以’又更好些,有意識時他也許會注意下,但通常都會不自覺地忽略過去,因為那不影響理解,是可有可無的選擇題。
綜上,姜沛給喵嗚嗷嗚做配圖不全是姜涵騷擾的結果,他對自家妹妹的騷擾早已經有相當的抗性,在他的心裡,這算是幫朋友,就像幾年前幫大而化之搭框架搭得賞心悅目內裡填充卻填得漏洞百出的衛江東。
至於喵嗚嗷嗚有可能不是苗可,也無所謂,正如他對姜涵所說的,都是很簡單的地形圖,花不了多少時間,而且就算不是,就衝著這麼古怪的行文方式,姜沛也不介意交個朋友。
獵奇心理,人人都多少會有點的。
苗可自己最清楚,她的文吸引來的讀者,大部分都是獵奇,或者說,是找新鮮感來了。雖然她想要融入這個時代,且努力過,但效果不佳,一方面是她本身的適應力一向不太好,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她發現保持現狀自己就已經能夠舒服地生活了,於是沒壓力沒動力繼而改變甚微。
雖然說新鮮感這種東西新鮮的勁頭過了就會失去吸引力,可是,要知道,讀者的總基數是很大的,每個人都新鮮那麼一兩篇文甚至只要新鮮幾十個章節,苗可的這輩子就啥都不用愁了——苗可屢屢為此感謝二十三世紀的網文環境,包容度若不是如此之高,她可怎麼活得下來喲。
更何況,她的文是全方位的新鮮感,從行文方式到劇情安排到人物設定都瀰漫著濃郁的脫離社會脫離時代的自娛自樂調子,每每她以為的情理之中都讓讀者們驚呼是神轉折——這在書評區裡有大筆的證據——大量的讀者堅信喵嗚嗷嗚的思維頻率漫遊在外太空,永遠讓人琢磨不透。對二十一世紀的時代特徵模擬頗為到位,到位讓人懷疑她還能不能生存在二十三世紀。
她要是生活在現代,機器人不會嚇傻了她吧?——出自書評區。
鑑於該條的留評時間是在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