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2 / 4)

小說:元秀公主 作者:竹水冷

及奢靡之物,都是不必說便有人備好送到了面前的,況且她還身子康健,自小無病無災的,對於仙家的祈求本就不怎麼上心,對長生子自然更不放在心上。

儘管如此,元秀卻也知道,能夠讓玄鴻並薛氏那般恭敬,這長生子定然頗有手段。那時候元秀卻是想左了——平津公主在昭賢太后喪禮上的事情有點兒虎頭蛇尾的,因事情交給了王氏,元秀也沒再問結果——尤其是她閒來想過了可能動手之人!

只是豐淳設計平津,連帶著拖了皇后以及皇后背後的王家並平津公主的外家盧氏下水,元秀當時還看不太出豐淳的用意,但當時距離憲宗皇帝的孝期結束也不久了,元秀思忖他應當是為政事上考慮,元秀那時候對長姐與嫂子固然都不壞,究竟比不上嫡親的兄長,她雖然隱隱猜到了有可能是豐淳下手,當然不會去拆了豐淳的臺。

可是在長生子這件事情上,先是瑤光奉了玄鴻的命前來相請,原本元秀也不是非要去的,豐淳卻傳了命令來叫自己只管前去元秀與玄鴻並薛氏鬧翻後,不免懷疑豐淳是知道了長生子之事才特特讓自己前去的。

只是那長生子明知道元秀乃是帝女,態度卻依舊那般踞傲長生子或者不知元秀性情,豐淳卻未必不知!既然這樣,豐淳要元秀與長生子只打個照面便負氣離開,卻是為了什麼緣故?

若是放在了尋常人家,元秀心裡但有什麼疑惑只管直接去問了兄長便是,然而生在皇家,任是誰的心思總習慣了多轉一轉,元秀知道豐淳斷無謀害自己之心,她從小被周圍人稱讚聰慧機敏,甚至“頗有文華太后之風”,面上雖然不顯,心裡到底是頗為自負的,尤其是在兄長面前,俱是一母所出,幼時描紅習字也都是豐淳親自指點,如此一來,元秀便覺得若是快要及笄還處處纏著兄長教導,未免太過無用。

她撇下了向豐淳問個明白這條路,自己思來想去,就想到了杜氏的身上。

從當時的局勢來看,平津公主在昭賢太后的喪禮之中失節宮內,頭一個要擔責任的自然是皇后王氏,並且當時還是被與平津公主有仇的楊太妃身邊人發現,雖然發現的是個老嬤嬤,果斷的拖走了另外幾個未曾見過事的年輕宮女,又及時稟告了楊太妃,楊太妃又找上了昌陽公主,最後事情拖到了元秀身是行這中間不乏許多使人狐疑之處——一來楊太妃當初與盧麗妃猶如仇讎,彼此之間說是你死我活也不為過——據說盧麗妃在平津公主之外原本還可能有個男胎的,結果前三個月還不滿、胎位未穩時,被當時年幼的齊王追逐嬉戲時一頭撞在了身上,就此流了產!不但連子嗣沒了,因齊王用力甚大,撞的位置又刁鑽,盧妃此後都沒了身孕,這仇恨可不是作假作得來的。

雖然這件事情上看著是盧妃吃了大虧,可盧麗妃的位份、家勢皆比楊太妃要高出太多,楊太妃從此在宮中受盡了明槍暗箭,文華太后在時,她就步履維堅,到了王惠妃主持六宮時,因盧麗妃與之位份相齊,雖然憲宗有明旨叫王惠妃位同副後,但王惠妃究竟與盧麗妃一樣,同出五姓七家,她又不是皇后,那時候楊太妃的日子卻是更難過了。

楊太妃本人且不去說,她所出的齊王在憲宗皇帝存活下來的皇子裡面按著年紀是僅次於代王的,可是論起冊封卻是大大的拖延,不僅如此,齊王年長後娶妃,盧麗妃挑唆著憲宗皇帝,從眾多待選女郎裡面硬是挑了長孫明鏡——長孫家長房的嫡出女郎,論身份人才都是配為王妃的,只是這長孫明鏡性情潑辣,手腕過人,同在長安土生土長,她生得明光照人,許多人家卻不想娶她為兒婦,皆因這等女郎進了門,自己家的郎君若是懦弱了些,以後怕不要覷著兒婦的眼色過日子,若是郎君也厲害呢,又怕兩人整日裡吵鬧反而過不好只看如今齊王與王妃的關係可見盧麗妃之用心!

齊王弱而王妃強,從楊太妃的角度來看哪怕是長孫明鏡替她生了嫡孫,心裡到底是對這個兒婦不大滿意的,照理說,在平津公主的事情上,楊太妃本不該那樣謹慎——況且最初還不是楊太妃謹慎,是楊太妃身邊的嬤嬤!

元秀當時想到了這裡,很自然的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楊太妃身邊近身嬤嬤,對楊太妃與盧麗妃、並盧麗妃所出的平津公主之間的恩怨自是清楚,在宮中積年的老嬤嬤遇事通明,可究竟一介僕婦,眼界放在了那裡,短時間裡斷然不至於想到了平津公主是被人算計,畢竟平津公主的名聲在長安放著那麼,讓那位嬤嬤選擇謹慎從事的緣故,恐怕不是平津,而是那孌童!

而楊太妃後來更是示意昌陽公主將元秀拖下水,恐怕也與此有關——元秀記得,昌陽與楊太妃所提到那孌童時,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