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時天天回去的是我媽媽的家,那裡有一個很好的男人,是我媽媽的丈夫,卻不是我的爸爸;結婚後我天天回去的只是兩個人的窩,那裡沒有老人守候,哪怕是不住在一起,經常來個電話問寒問暖也沒有。最讓我放心不下的,是這個我能叫他爸爸的人,一定還活在這個世界上,他更沒有家,甚至連飯都可能吃不飽。冬天的時候,下雨的時候,他睡在哪裡?我經常在天陰下雨的晚上醒了就再也睡不著,看著窗外,心裡想象著爸爸在哪一孔橋洞下面避雨,但身上還是被淋溼了。”
沈瓊說不下去了,淚水依然刷刷地往下流。下面靜默了一會,便掌聲如雷。
沈瓊穩定一下情緒,繼續說:“你知道嗎?有一個親人讓你牽掛是多麼的辛苦,又是多麼的幸福。謝謝!”
王長慶過來摟住女兒,給她擦眼淚,說:“傻丫頭。你爸爸沒有那麼苦,你爸爸現在是破爛王。”
他自己的淚水也止不住地往下流。
貴玲說:“王長慶先生苦盡甘來,不僅和女兒相認了,還認了一個乾女兒。小雙,你說兩句。”
小雙也在流淚,拿著話筒說:“我在老家有爸爸媽媽,還有一個姐姐叫大雙。可是我曾經想拋棄他們而離開這個世界。感謝貴玲姐和劉偉強叔叔救了我,感謝我乾爸和沈瓊姐姐讓我懂得珍惜什麼。謝謝!”
王長慶摟著兩個女兒,高興地對著話筒說:“你們說,我有了這兩個可愛的女兒,就是受再多的苦,值不值?”
“值!”
貴玲引著身穿潔白婚紗的新娘子小翠上臺了。貴玲說:“這第三喜一到,王長慶的家庭才算圓滿。歡迎孩子們的母親上臺。”
滿場笑聲夾雜著掌聲,把氣氛推上了高潮。這個嬌小、年輕、漂亮的新娘子,看上去比沈瓊還小,卻被稱為母親,讓全場嘉賓既意外又興奮不已。貴玲把小翠推到王長慶身邊,話筒遞給她。
小翠說:“我特別理解沈瓊尋找父親的心情。我有父親,卻擔心隨時有可能失去他。他長年臥病在床,家裡沒錢治療,媽媽又種田又要照顧爸爸,還有一個小弟弟在讀書,我就到上海來打工掙錢。老王比我父親小不了多少,有人問我和他結婚是不是尋求父愛。我不知道是不是,但是第一天見到老王,我就認定他是一個偉大的父親,是一個好人,這樣的人值得我愛,嫁給他也讓我心裡踏實。”
在熱烈的掌聲中,貴玲宣佈:“王長慶和周纓的婚禮現在開始!”
志剛是證婚人,貴玲請他上臺講話,志剛欣然拿起話筒說:“今天大家都很感動,我也很激動,就多說兩句吧。首先,我更正一個觀點,或許在坐的絕大多數也都持這種觀點。我先問一個問題,你們認為農民有沒有文化?”
下面大多數人不回答,腦子裡在思索他為什麼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答案肯定不會那麼簡單。只有幾個人說:“沒有文化。”
志剛接著說:“人們普遍都認為農民沒有文化,這個觀點是錯誤的。農民讀書少,掌握的知識不多,這是事實,但是,文化和知識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要混為一談。請問,王長慶有沒有文化?他最多是初中生,但他身上所體現的中國傳統文化美德,難道不夠深夠厚嗎?這種傳統文化、鄉土文化難道不是文化嗎?他的女兒沈瓊身上所體現的孝道、親情等美德,我相信她不是在大學裡學的,而是小時候在農村裡耳濡目染所吸收的文化營養。在她的同學和同事中,擁有這種美德的比例,我想不比在農民工中擁有這種美德的比例高。舉一個例子,最近發生一起出國留學生在浦東機場用刀捅傷其母親的案子,僅僅是因為母親再沒有錢給他揮霍了,這個人的學位不是博士也是碩士,知識不可謂不多,你能說他有文化嗎?我給他下個定義,叫有知識、沒文化。”
“譁”
下面掌聲四起。
志剛等掌聲弱下來,繼續說:“新娘子周纓初中還沒有畢業,她為了治父親的病、給母親減輕壓力、讓弟弟能繼續讀書,小小年紀就綴學到上海來掙錢,這種美德不也是在農村那塊土地上培養出來的嗎?再舉一個例子。一個礦山發生了礦難,救災人員挖掘出一個礦工帽,裡面塞了一張它的主人欠債的帳單,小到幾十元、大到幾千元的債務一一列在上面。礦工帽的主人還寫了幾個字給他的妻子:‘人死了債不能爛,無論如何你要替我把這些債還清。’這些美德,如果不是融在文化裡面一代一代地傳承、種在土壤裡一季一季地培育,怎麼可能歷經幾千年而生生不息?它們已經作為文化的營養而流淌在農民的血液中。這種融匯了儒家、道家、釋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