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也沒法採吧!”可貞也發現了。
採茶可是技術活,可不是一般人都能採。況且顧渚紫筍作為名茶,不用說,對茶葉標準也是很高。剛剛可貞就瞧了,採摘芽葉不是一芽一葉就是一芽兩葉。如此一來,樹形樹冠不一,想要一心兩用,也不是那麼容易吧!
一旁老張頭聽得可貞這麼說,連連點頭作揖。
不過這樣效率實是太差了,而且採茶時間也有限制,日上中天時候,就不能再採了。
“我們這邊還算好,有樹蔭遮擋,下半晌也能採一個多時辰。像西邊那些,一天裡就只能採上半晌一兩個時辰。”莊嬤嬤顯然比白氏知道多,向可貞解釋道。
也確實,西邊那邊夕照好著呢,下半晌自然是不能採。
逛了遍茶園,又帶可貞去看綠茶製作。
殺青、炒幹理條、烘焙
可貞上輩子時候見過一些,倒還好,鶯時幾人那才叫一個興頭。
要說殺青,即便可貞是個完完全全門外漢,也知道製茶殺青重要了。
不過上輩子,可貞只見過炒青,就是拿一個大鐵鍋,青葉下鍋後,立即手抓翻炒,或是用特製加熱滾筒來炒青。
人工炒青可貞還曾嘗試過一回,只不過太燙了,沒兩下就抓了兩個茶扒來炒了。
所以,這還真是頭一回看見用烘籠來烘乾茶葉。
“一般烘青毛茶經過精製後大部分都用來做熏製花茶茶胚,不過,這顧渚紫筍非得半炒半烘才能出樣子出味道”
可貞想起了自己蘇家見過顧渚紫筍,芽葉微紫,嫩葉背卷似筍殼,幹茶芽葉相抱似蘭花,茶湯明亮清澈,葉底細軟嫩綠連連點頭。
可貞和莊嬤嬤一問一答說得好不熱鬧,白氏卻是不耐煩了,她素日裡不大喜歡顧渚紫筍,自然也沒有什麼興致說這些。
“蘊兒,還走得動嗎?想不想去山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