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光回去了,他哼著歌,他不感到無聊。他無法曉得以後的日子是什麼樣的。他不知道的是,再過三十年,用那種泔水喂出來的豬將被叫成綠色食品。他也不知道,他現在每天食用的,被他私下詛咒了無數遍的缺油少肉的飯菜正是後世企盼的綠色生活的一部分。陸英壽自豪地擁有的,被同學羨慕的半塊磚收錄機很快就成為古董,連同那種容易卡磁頭的磁帶最終成為收藏家的珍愛了。這個怪圈只有極少極少數人明曉,身處在時間長河中奮力搏殺不至於沉沒其中的人們只會向後看,嘆息曾經擁有的歲月。誰能透過前方的迷霧看得清夢幻般的未來?
第二節蝶夢
清冷的月光灑滿全身,四周靜謐無人。榮飛靜靜地站在露臺上,望著頭頂的月亮出神。他記得自己看過莊子的書,也看過莊周夢蝶的故事。現在的感覺就像書中的莊子,不過他沒有莊子那樣瀟灑。他很想跟什麼人講講自己現在的感覺,很想痛痛快快喊出自己的聲音。他激動,迷茫甚至恐懼。
榮飛覺得自己曾做過一個長長的夢,夢裡他生活了四十多歲。夢的前半段與現實基本一致:他出生於一個工人家庭,父母親都是北陽紡織廠的工人,下面還有一個小自己三歲的弟弟。住一間大約15平米的宿舍,宿舍是廠裡分配給父母的,平房,沒裝上下水,也沒有暖氣。四口人就擠在這間鴿子窩裡,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大,真有說不出的彆扭。他拼命學習,終於考上北陽工業學院這所在市裡還算風光的大學。其實他是喜歡學文的,那些拗口的古文對他一點也不枯燥,尤其是古詩詞,已經體會出特有的誦讀之美。但當時報文科是很丟人的事,會被人說學不會數理化才去死記硬背歷史地理。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張昕,她和他是中學同班,剛懂男女之事的他喜歡上了張昕,因為張昕報了理科,他也跟著學了理;因為張昕填了工業學院的志願,他也跟著來到了工業學院。他們那屆考入工業學院共三個人,張昕在化工系,曹俊斌在自動化系,而他則分入了機械系。同在一所大學的,又是曾經的同學,理論上他和張昕有若干可以接近的理由。大一的時候他成功地做到了和張昕交朋友,雖然只是回家時相跟著一塊兒走,但已經讓他極為幸福。班裡的同學都知道他有個漂亮的老同學。他們的關係已經發展到讓同學開玩笑的地步,然後張昕突然提出要去他家看看,他不能拒絕。那天他們回去時,母親上夜班正在睡覺,因為只有一間屋子,所以很尷尬。他似乎知道了張昕的用意,心立即涼了。果然,她不再和他一塊兒做任何事,當然都有說得過去的理由。和張昕同寢的趙愛華曾單獨對他說,別再找張昕了,她不想跟你來往,難道你看不出來?
夢的後半段就很奇怪了:因張昕的緣故,在學院的後三年他再沒有談戀愛。1984年夏,他畢業於腳下的這所大學,然後分配進入一個軍工大廠,他在那個廠子裡待了二十年,娶妻生子,日子不窮也不富,日子平淡而無聊。夢境時斷時續,清楚的部分連細節都是那麼清晰。比如他結婚的那段時間的艱難,父母只給了他1500元的結婚贊助。其餘的都要他自己解決。奶奶積攢的金條(爺爺在解放前曾在北陽經營過一片不小的金店)在83年前後被父親和叔叔分家拿到了手,緊接著就給以做生意為名變賣了。每克金價只有6元。奶奶一提起來就嘆氣,嚴重時便流淚。但木已成舟,徒喚奈何了。他成家時,奶奶將她積攢的800元都給了他,為此父親還很不高興。
他從一片空白中起步,當過子弟中學的教師,也當過廠長秘書,幸運地升入中層,期間帶薪離職在復旦學習了二年國際金融,回廠後長期擔任營銷部長,最高的職務是分管營銷的總經理助理。在那個很大的廠子裡,他有很多大學的同學校友,他的境遇算是好的,薪水和灰色收入相比周圍都是不錯的。他迷上了唱歌,打牌,做著無數心無上進的年輕人做的事。但四十歲後風雲突變,因為與新任領導不合,他不顧組織的挽留,妻子和朋友的解勸,辭職到了北京,進入北京現代,他想做老本行營銷,但卻當了一名工程師,他的工作單位是動力系統部,做著轉化韓國技術的工作。重新撿起丟掉的專業,很吃力,也很累,幾乎每天加班到深夜。薪酬比原來多了,實際落到手裡的並沒有增加多少,他和別人合租了一套居室,在什麼橋附近。北京的橋是那麼多,多的讓他都記不住了。後來公司給他提供了一套住房,他要妻子辭職來北京,妻子也答應了。他拼命幹活,為了掙更多的錢,他不曉得,錢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砝碼。
夢境裡有二個最牽掛的人,也是最清晰的人,一是他的妻子,她叫邢芳,一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