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預算。這個額度將維持幾年,直到麒麟開始盈利。對於明年基金會的運作,你有什麼考慮?”榮飛將甜甜擁過來,她乖巧地靠在榮飛膝上。
“這一年對我是脫胎換骨的一年,是我淨化心靈的一年。實話說,從來沒有活的如此有意義。”王愛英撩起垂在臉頰上的一縷頭,“謝謝你給我的這個好差事。我常想,如果不認識你,不斷然辭職跟隨你離開北重,我將在那裡昏昏噩噩地度完一生,哪裡會知道還有如此精彩的世界?”
“哈哈,老李說你瘦了十斤。基金會的人非常辛苦,我心裡有數。難得的是你們手裡抓著鉅額資金卻能表現出一種慈善的胸懷,力爭將每一分錢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陶莉莉跟我表揚你幾次了,說我簡直是將你當牛使。年底你要提出一份獎勵名單來,重獎基金會表現優異的員工。那個陳麗紅,表現還可以?”
“很不錯。”
審計部在91年初對王愛英主持的基金會進行了嚴格的審計,沒有現任何問題。榮飛接觸的享受到基金會支援的政府和團體,對王愛英及她領導的慈善團隊的風評都極好。
“覺得需要幫助的人太多了。你要的計劃我還沒做。北新教育局最近找了我,希望基金會擴大對北新的投資。那邊我去過三次了,情況確實糟糕,欠賬太多。北陽的其他大學也在找我,想拿到聯投的專案支援資金。而謝希仁則希望明年解決慶豐鄉。”
“大學的對口扶持其實不算慈善,幫助困難大學生也沒花多少錢。農村基礎教育的規模要收縮了,因為這一塊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慈善。有揭短政府的嫌疑。你明白我的意思吧?倒是因為她,”榮飛抱緊甜甜,“在殘疾人或孤兒這塊應當開闢新的專案。至少要對孤兒院投入你向陶姐彙報一下我的想法,具體你們拿個意見出來。資金來源於各企業的利潤,開支必須向董事會彙報,讓大家清楚錢花在哪裡,幫助了什麼人。”
“好的。”王愛英拉過甜甜,“多好的孩子,可惜了孩子的眼睛了。”
第172節輕歌曼舞
黛山賓館晚飯是地道的“土菜”,原料多采用黛山土產,木耳,蘑菇,涼粉都是省內名產。特別是黑木耳,至少在鄰省都是知名產品。榮飛對任經理說,這大概是地道的黛山貨,外面保不齊就是假貨居多了,那麼多的黛山木耳,產量真的有那麼大?
和榮飛同桌的除了家人,多了個於子蘇。她職務既高,性子又有些傲,不願意和總部那幫年輕人嘻嘻哈哈。
“榮總你這就外行了。有幾個能品出是不是真品?大家要的就是個名氣。”於子蘇對滿桌的土菜也極為喜歡,胃口大開,很少這樣吃的撐了的感覺。
“任經理,給於總準備一點木耳和蘑菇。”
“已經準備了,每人都有一小份。”任亭林小心地答道,“山下的幾個村都成立了食品廠,收購的很猛,今年的價格漲了不少”又覺得自己說錯了話,“我不是那個意思”
“哈哈,我們當然會付錢。這是規矩。”榮飛對任經理說,“你忙你的,不要管我們了。你在這兒我都吃不好飯了。”
“有時候飯菜的可口與價格會成反比。”榮飛也吃飽了,用紙巾擦嘴。細節上可以看出一個酒店的檔次,比如這張紙巾,厚實,印著暗花,還帶有淡淡的香氣。
“是的。我同意你的觀點。就菜餚而言,西方人再有一千年怕是也趕不上中國。尤其是英國人更差。”於子蘇在英國的時間前後加起來過了十年,“不過有種說法,吃飯的度和經濟增長度成正比。”
“這話不一定對。”榮飛知道思想基本被西化的於子蘇很反感內地層出不窮花樣繁多的盛宴,“中國人喜歡宴請,但經濟展的度將是世界一流,不敢肯定是不是絕對第一,至少在有影響的大國中是第一。”
“那是基數低的緣故。”於子蘇對宏觀經濟的研究很深。
“你們就不要討論工作啦。咱們是出來玩的嘛。”邢芳對開始辯論的兩人說。
“對,對。我們去下面的健身房活動一番如何?於總,我倆比試一局保齡球如何?”
子蘇也躍躍欲試。
上樓換了運動裝,榮飛、邢芳、榮逸、黃曉敏一幫人下到底層的保齡球場,這是個八球道的球場,全部設施都是進口的。
邢芳沒有玩過這種遊戲,在講解了規則後喜歡運動的邢芳迫不及待地上前一試,用力過猛,自己也跌倒在球道上。
榮飛笑著拉起她再次講解了要領。
“好像你會似的。你投一個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