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的標誌。國家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要好幾年,其中未必沒有蘇聯這個失敗案例的教訓。“程市長,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請市政府幫我組織一個招商會來完成這個訂單,可以嗎?”
程恪想了想,就商品的種類而言,北陽至少可以提供其中的90%,“我想沒有問題。”
“招商會要競標。對外貿易最重信譽,其中最關鍵的是商品的質量。我們千萬不能做蘿蔔快了不洗泥的蠢事。”榮飛對程恪說。記憶裡的知識告訴他,對蘇貿易很快就因為質量問題喪失了俄羅斯人的信任,連帶著國家的信譽也受損了。
“可以,這是應該的。不過我要請示。”程恪知道省裡有組建G省地方航空的設想,現在真的具備條件了。
“另有一事,”程恪斟酌著話語,“新都的那塊地,你還是讓出來吧。”
“為什麼?”
“有人看上了那塊地。陶氏手裡的工程不少,傅家堡,鳳儀橋,高速路,甚至還有黛山。對吧?不必要爭這一塊地。”
程恪說的是事實。“我想知道為什麼。我們和新都簽了協議的。”
“新都和你很快就是一家了。孟啟新絕對擋不住資金方面的誘惑,這個人我是知道的。具體的情況我不想多說,正如你曾經預測的那樣,如果國家對福利分房的政策作出調整,房地產將是非常火爆,非常盈利,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退一步海闊天空,你聽我的吧。”
陶氏的力量確實有限,新都搬遷後的改造絕對放在明年之後了,但榮飛必須知道是誰在搶自己的生意,聽程恪的話似乎此人很有來頭,“我想知道我的競爭對手是誰。”
“很快你就知道了。榮飛,我很欣賞你的性格和做生意的方法,知道嗎?”程恪眯著眼看榮飛,“就像你和蘇聯的這單生意,開風氣之先,做別人不做或做不來的事,這就非常好。風氣確實變了,私有經濟正在以看得見的速度增長,正在改變著我們這個城市。放眼全國,北陽絕對不是孤例。你能想到的掙錢路徑別人也能想得到,我覺得你最擅長的就是開風氣之先,聽我的,讓出來吧。”
估計是胡友榮或者省裡什麼人在施壓。榮飛想,自己獨步北陽的局面怕是要結束了。
“對了,省裡的領導可能會見你,關於飛機的事。”
第三卷第七十八節省長召見
榮飛沒想到省長梁宏在與程恪談話的二天後便召見了他,地點在省政府。他是坐辦公廳派來的車去的。同去的有隆月。
G省的省委和省府不在一處,省委在安河邊上的一幢新建的大樓裡,省政府卻留在老式的督軍府內。老實說,榮飛更在意古色古香的督軍府,不過之前他可沒有機會進這個警衛森嚴的大院,只能在院外看著裡面的鐘樓假山柏樹森森。這位督軍在民國初建也算時風雲人物,主政G省倒是做了許多好事,尤其是在經濟建設上頗有值得稱道的地方,北陽的軍工業的底子就是這位督軍打下的,榮飛曾供職的北重的前身北陽軍械所就是督軍大人建的。這位曾留學國外喝過洋墨水吃過洋麵包的督軍對古典建築非常感興趣,在他主政G省時花大力氣建了督軍府,其間遍佈樓臺亭閣,頗得園林之妙。建國後督軍府成為G省黨政最高機關的辦公場所,八十年代中期,省委搬了出去,省政府仍留在這裡。
景色在窗外一閃而過,讓他想起了夢境中曾經參觀過的中南海。有次部裡的朋友給他一張中南海的參觀卷,得幸參觀了菊香書屋等書中多次看到的仍然神秘的庭院,現在的場景和那次參觀有點相同。
在一棟灰色的二層小樓裝飾簡樸的會客室坐了十幾分鍾,秘書將榮飛帶進梁省長的辦公室。
窗外的樹枝擋住了日光,屋子裡光線不是太好,屋子裡的顏色偏暗,書櫃辦公桌沙發都是暗色調。和電視上相比,梁宏顯得更蒼老一些,頭髮已經斑白了,可見大人物在公眾面前的形象有待考證。這位主管全省經濟工作的封疆大吏對於一般的老百姓顯然是遙不可及,榮飛一時間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很年輕嘛。耳聞不如目睹。請坐吧。”梁省長從辦公桌後轉過來伸出手與榮飛握手,秘書給榮飛端過茶。“報備的資料從市裡轉到省裡,很想見見創立聯投的傳奇人物。”榮飛沒有吭氣,進入高層的視野利弊難言,卻不是他可以左右的,梁宏對隆月說,“你就是隆老的閨女?隆老身體好吧?我在黨校聽過他的課。”
“我父親常說起您。”隆月與梁宏握手,顯然他們也是第一次見面。
目光落回榮飛臉上,“年輕人,跟我說說和蘇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