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他甦醒了!”
扶蘇還活著?
劉闞陡然精神一振。先前看到扶蘇地時候。以為他都死了。沒想到他還活著只要扶蘇還活著,就有希望。且不說扶蘇在北疆的威望如何。他手裡還有玉璽,說不定能扭轉局面。
想到這裡,劉闞有來了精神。他正要和蒙恬去探望扶蘇,上將軍府外,卻傳來一陣喧譁騷亂聲。
緊跟著,一個粗豪地聲音在府外傳來,“蒙恬,陛下詔令,誅殺大公子如今,九原城已在我手中掌控,你插翅難飛。若聰明一點,當奉上扶蘇首級,出門就縛。陛下雖下令誅殺扶蘇,卻未包括你在內。只要你聽從詔令,說不定陛下還會饒你性命!蒙恬,還不出來接旨?”
劉闞的身子,不由得一顫。
詔令?
胡亥沒有玉璽,又如何發出來地詔令?
蒙恬一蹙眉,轉身要往外走。劉闞這時候將他攔住,“上將軍,你探望大公子,我去外面擋著。”
“你”
蒙恬似乎有些猶豫。
劉闞一笑,“上將軍,我千里迢迢投奔,你我早已綁在了一起。王離不是矯詔說,陛下怪罪大公子勾結同黨,誹謗朝政嘛?我想這個同黨,應該就是我吧到了這時候,你我都不可能再回頭了。你去照看大公子,只要大公子還活著,咱們說不得,就還存有那麼一分希望!”
第二四七章 … ~天哭(一)~
其實劉闞心裡很清楚,事情演變到這一步,王離那些人既然敢明目張膽的拿出來詔書宣讀,原因只有一個:詔書是真的!這個真,並非是指詔書出自始皇帝之手。始皇帝已經死了,怎可能再下詔書出來?王離手上的這份詔書,一定是符合了真正詔書所需要的一切細節。
一份詔書,除了材質、行文格式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皇帝印璽。
玉璽已經被王離拿到手了!
劉闞可以肯定這件事情,但卻始終懷著一種希望。他不想親耳聽扶蘇說出真相,只好藉口去抵擋王離。在通往上將軍府大門的路上,劉闞走的很慢,一邊走,一邊思忖著應對之法。
蒙恬手下這些甲士的忠貞,當不至於懷疑。
可是面對一份真正的詔書時,這些甲士的忠貞還能存有多少?恐怕就需要思量了!
蒙恬也好,扶蘇也罷,他們的權勢皆來自於皇帝
劉闞在府門臺階下停住了腳步,握緊拳頭,深吸一口氣,走上了臺階。屠屠迎上前來,看他的模樣,似乎並沒有什麼動搖。畢竟,屠屠能有今日,全都是蒙恬扶蘇一手扶植起來。拋開他不相信蒙恬扶蘇二人造反不說,單就從私人而言,哪怕詔書是真的,屠屠也不可能背叛。
“君侯屠屠走到劉闞身邊,想要開口說話。
劉闞攔住了他。
其實從府門內那些鐵甲士的動作來看,相信已有人開始動搖了。畢竟,他們始終都是秦人。
“隨我登望臺觀看!”
望臺。是許多大戶人家裡基本上都會有地建築。
其效用就和望塔一樣。春秋戰國五百年。特別是到了戰國末期。戰爭地規模越來越大。次數也越來越頻繁。大戰過後。餓殍遍地。滿目瘡痍。於是。也就造成了盜匪叢生。各地混亂不堪。
各國兵馬。都混戰在一起。很難說能抽出兵力來剿滅盜匪。
當政府朝廷不在被信任地時候。人們不可避免地把希望寄託在自己身上。許多大戶人家。為保護自家地財產。會加強府中地防禦措施。這望臺也就隨之興起。主要是負責偵探敵情。
始皇帝統一六國之後。望臺地作用從早先地禦敵。逐漸變化成了娛樂之用。
不過九原城是一座軍鎮,蒙恬地府邸中,自然也設有這種建築。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快使用。
望臺的面積不大,只能容納四五個人。
劉闞在望臺上往府外看,只見長街之上。甲士延綿。
遠處的城門校場方向,角號聲依然不絕於耳。依稀可以看見,一些軍械正源源不斷的運來。
看樣子。王離是準備強攻了!
上將軍府的位置,就在九原城的中心,府前呈一個扇形,視野非常地寬闊。
有大約千人左右的秦軍甲士,列陣在府門外。大約距離府門三百步左右,王離一身戎裝,立於兵車之上。在王離旁邊,還有一輛輕車,尚有傘蓋撐起。傘下有一華服男子,正得意洋洋的和王離在說著什麼。距離遠,劉闞也聽不到,不過他能看出,這人的來歷當不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