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此一問,周瑜胸有成竹的看了孫策一眼。俊美白皙的臉上,綻放出一抹迷人的微笑。
“兄長,小弟自從跟隨在兄長身邊之後。看你對待這些胡族的態度,從來也不曾有過一絲一毫的軟弱之處。小弟尚且以為,在兄長的心中對胡人的鐵血態度,也必然是堅定不移呢!
呵呵!想不到,兄長也會有心軟之時!其實,兄長所慮確實必要!我們如今居於高位,一個殺戮的命令下達,胡人就會成千上萬的死去!
若是被朝廷中那些高官與御史們知道,必然會叫兄長為屠夫了。但正如兄長一直以來所言,若是我們不出兵去殺戮,死的就會是咱們大漢自己的百姓!
本來將這些胡人用聖賢書加以教化,才是最好的處置方式。但是咱們漢人的血性在朝廷有意的教育引導之下不斷的消亡,而人口在這兩年的天災人禍裡,更是急劇下降到了危急的地步。
反而是胡人的人口太過增長,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漢人的生存根本。若是不加限制的任這種情形延續下去,只怕根本不用兄長所說的百年之變。
只需再過上十年,漢人的存在就會變得岌岌可危!這些事關整個大漢天下,千百萬漢人生靈安危的情況,那些高堂之上只會閉門造車的學究、博士們,又那裡能看得到呢?
衰弱的大漢已經沒有更多的時日去準備迎戰,同樣更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那些胡人一旦發動,大漢必然是面對亡國滅種的危局。我們如今有了強大的力量,就應該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若是從數目上算來,小弟是比兄長讀的聖賢書多出許多。可小弟卻同樣沒有看出,這大局上如此的危急。若非兄長一針見血的指出胡人的本性,這兩年,更是帶著小弟行遍了萬里江山。
弟還只是個沉迷在書中,不知邊郡疾苦的蠹蟲罷了!只是如今小弟與江南軍的將士們,算是徹底明白了兄長的苦心,難道兄長自己的心中反而迷茫了嗎?”
知心的周瑜一頓勸說,孫策心中那一點猶豫登時霍然開朗:“是啊!與其讓受教育程度更高的漢人,被只懂殺戮的蠻族屠殺大半。使得大漢的文明程序大幅度的倒退。
還不如利用手中更先進的武器、資源、人力、智謀,主動出擊。將這種對華夏文明發展程序,有著嚴重威脅的隱患,直接扼殺在搖籃裡。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征服與被征服的矛盾是根本不可能調和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這是數千年的人類歷史早已證明了的。
既然有威脅就要消滅。就如同人類在計算出一顆,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時刻,執行軌跡與地球相撞的小行星時。必然會運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將這小行星預先完全消滅一樣。
慧星撞地球不是好玩的事!同樣的在這一片土地上生存的部族,註定有一方要徹底滅亡,那還能有什麼可猶豫的呢?”
第一七九章傳承之益德來也
拍拍周瑜相對柔弱些的肩膀,孫策舒暢的大笑起來:“哈哈!多謝公瑾!為兄一時愚鈍了!數個種族之間皆是為了生存而鬥,這本就是生死相拼的兩個極端。
其中根本沒有迴旋的餘地!既然只能是勝利的一方才能生存下來,那就讓那些只想著食吾漢人血肉的異族蠻夫們去死吧!
至於,他們的血脈想要留傳下來,也不是不可以!不過他們要如古時三皇五帝之時一般,全部融入我大漢治下方可。沒有鮮卑,沒有匈奴,沒有羌胡,大漢天下唯有漢民。
遙想當年,若不是當初蚩尤戰敗。只怕咱們這些炎黃子孫,如今都是九黎血脈了!哈哈!”
利用三皇五帝時期的事實做例子,孫策將民族融合的意思,說的極為直白。以周瑜舉一反三的智慧,當然一聽就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一張白皙的俊臉,卻是前所未有的漲紅。聲音有些激動的叫道:“兄長,你是說要在如今的大漢天下,再來一次大規模的民族融合嗎?
這規模,可是比起當初的三皇五帝的功績還要豐偉了。哈哈!”
“公瑾啊!其實之前,咱們的江南軍早已開始做了。靖海他們第一次出海,帶回來的九千交趾美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各處雖然也一直堅持在做,不斷的收編那些胡人的女人。
不過雖有收穫,卻都是規模不大。今日江南軍更是成功聯結了匈奴右賢王的勢力。讓他做咱們臨時的盟友。但他終有一日會因為仰慕,因為恐懼。自動的選擇加入我朝。
咱們如今要做的只是將這民族融合的規模,提高到整個國家的層面來做。讓有陽光照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