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迴歸江南軍的張遼經歷了一年多的磨鍊,更顯出了幾分沉穩。同樣上前領命之後,靜靜的立在了趙雲身邊。兩個都算是江南軍中高手的大將,相視一眼。臉上都是微笑致意。
“徐晃,領八百鐵騎由西門殺入漏掉一個匈奴騎兵,同樣去軍法處自領軍法”
正靜靜的立在一群將領中的徐晃,突然聽到自己的名字,不由得有些迷茫的看向了前方的周善。
這個第一次正式隨江南軍出戰的勇將,早已對江南騎兵的強悍眼熱不已。要是手下能帶著這樣一群裝備精良的精銳,天下哪裡還有騎兵能擋我們的攻擊。
幷州騎兵算什麼,涼州騎兵那也是被虐的小菜一碟。至於匈奴騎兵,就不相信,他們的箭再快再利,還能射穿連體帶頭盔的精鋼板甲嗎?
但徐晃更沒有想到,自己這個新人第一次出戰居然會被派上場。而且看形勢,還是四大攻擊主力之力。這讓徐晃的心中有些忐忑,又有諧疑。
是不是自己心底對能率領這些騎兵的渴望,太過於執著了,方才出現了幻聽。必竟從來沒有那家勢力的主公,會將自己最精銳計程車卒,交到一個剛剛投靠過來的新將領手上。
直到身邊同是最近加入的陸勉提醒,這才有些手忙腳亂的催馬來到了趙雲身邊接下將令。此時,終於確定自己有領軍資格的徐晃,驚喜且感激的眼神看向了周善身後靜立著的孫策。
待他收回視線之時,臉上卻已經是一片的肅然。既然能得到江南軍統帥的信任,那就是好事,是出頭的機會。徐晃自然要拿出自己全部的實力,證明自己是個值得託付的人物。
他卻不知道,就算他這一戰打的再怎麼差,孫策對他的看法也不會有稍稍的改變。怎麼說他在史上的大名,那也是一代名將,五子良將中數一數二的人物啊
當然有了爭口氣的目標,徐晃這一仗自然也不會打的太差。
三個衝城的大將都已經有了人選,餘下的將領中卻是起了一陣微不可見的波動。如果不是軍規嚴厲,怕是當場就有人要向周善追問,最後一座北門由誰去攻打了。
幸好周善在徐晃出陣接令之後,並沒有絲毫停滯:“張飛,命你帶八百鐵騎攻打北門。與前面三門一樣,不得放走一個敵人”
原本還臉色緊繃的張飛終於放鬆了下來,迅速的催馬上前領命。在這之前不論如何,他終究覺得自己在江南軍中還是個‘外人’雖然不至於格格不入,但心底也確實有些隔閡。
再說眼下還有這麼多躍躍欲試,待命的將領。在張飛看來,不論是孫河還是孫翊與主公的親疏關係來說,這次似乎誰都比自己有‘資格’領兵出征。
但如今看來,江南軍根本沒有對自己另眼相看,並不是同其他勢力一般,任人唯親啊。
眼看張飛出列,佔了最後一個領兵攻城的名額,終於有人不願意了。不等張飛站穩,周倉的大嗓門就在後方響起。
他不敢追問主公,也不好去問已經領命的四將。只好對著前面宣佈軍令的周善叫嚷了起來。
“哎,我說那誰,哦,老周咱們是本家啊,你怎麼也不關照關照小弟呢?好事都被他們幾個佔了,小弟又該去攻打哪裡呢?說啥也得關照些小弟吧”
看著這個自稱本家的黑壯漢子,周善有修笑不得搖搖頭,下意識的回頭看了看主公孫策。在軍紀日漸嚴肅的江南軍裡,也只有這個周倉還敢在這樣的誠裡胡攪蠻纏般的瞎問。
也不想周倉這個忠厚的本家違犯軍法,周善回頭卻看到主公,只是默不作聲的立在後面。並沒有出面訓斥的意思,表明這一切都交由周善處理。
心中有了底氣的周善急忙轉頭,用眼神示意周倉稍安勿躁。周倉彷彿才看到後方面無表情肅立著的主公孫策,這才縮了縮脖子,隱隱向後退了一步。
“孫河,魏延、黃敘、馮則四將,領四百鐵騎,前往安邑城北十五里外的匈奴人臨時大營。負責殲滅其中留守的三百匈奴騎兵,並解救所有的漢人俘虜。
記住,不得放走一個匈奴人,更不得讓漢人俘虜有所損傷否則一樣要受軍法處置”
為了保證漢人俘虜的安全,孫策甚至不惜派出了四員大將。有孫河、魏延的強橫武力,加上黃敘的精妙的射術,馮則擅騎的本事。相信沒有匈奴人能從四人的完美組合裡逃脫。
趾高氣昂的劉豹絕對想不到的是,在他向著手下勇士們下令,入城後可以隨意搶劫、殺戮的命令時。數十里外的江南軍同樣下達了對匈奴人一個不留的軍令。
看著一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