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鬆了口氣。
現在這小皇帝可是還有很大的作用。不到直接翻臉的時候。當然如果獻帝真要不識時務,孫策也不介意給他一點教訓。讓他認清形勢。第一次正式交手,也算是一個下馬威了。
“皇上聖明!臣代張將軍謝過皇上!皇上,如今大漢疲弊,百廢待興,臣不求任何封賞。只想皇上能痛定思痛,改革朝綱,以期在不遠的將來重振大漢!”
這下不論是殿中獻帝,還是門外的幾個陸續趕來的大臣都是臉現異色。
“難道這孫策就真得是為了重振大漢雄風而來?要知道先前不論是董卓還是李、郭,楊奉等人,凡是支援了一下皇帝的,沒有人不想著得到一個高官之位。
雖然如今沒有厚祿,但有了官位,到了地方上就是一個名正言順搜刮錢糧的名號。可這孫策居然不要官位,這根本不可能?”
心中疑惑的鐘繇與董承等人終於忍耐不住,在殿外稟報道:“皇上,臣等晉見皇上!”
得到獻帝的允許,幾個肱股大臣匆匆進殿,但沒有人敢對與獻帝相對而立,年青的孫策有絲毫的不敬。門外守著雖然是御林軍,可是御林軍的頭領,同樣是江南軍出來的許褚啊。
再說整個洛陽如今都落入了孫策手中,江南軍如今就是京畿之地的最強勢力。
而早已在李傕郭汜的壓迫下,學會什麼叫拳頭最大的道理。入殿的大臣們都是客氣的與孫策打起了招呼,不論新來的權臣今後會如何對付獻帝君臣,有個良好的開始總是比較好的。
這本來就是在獻帝的寢宮中,屬於私下的會晤。儘管當著獻帝的面,眾位老臣子倒也沒有正式上朝時那樣的古板拘束。
而是與孫策和氣的相互介紹認識起來。雙方客氣了幾句,素來沉穩的鐘繇,這次卻是最先向著孫策這個新的掌權者問起話來。
“孫總督,本官乃是御史中丞鍾繇,不知你方才所言,是為何意!你欲整頓朝綱嗎?”
聽到孫策居然不要官銜,這讓看慣了各方勢力醜惡嘴臉的重臣們,都有了想要多瞭解孫策一些的興趣。何況如今的朝廷,這逃難的一路上,該死不該死的人都死了大半。
除了他們這幾個忠心的老臣子,還緊緊跟隨著皇上。其他還有力氣的年青臣子們,如果沒有死就都已經沿路逃散了。
必竟在面對涼州大軍的追擊時,自己一個人逃走,遠比跟著移動緩慢的皇駕生存的機率要大的多。而如今趁著人少,能讓有實力的諸候支援,卻也正是整肅朝廷的好時機。
果然如鍾繇所願,孫策肯定的點點頭,恭敬說道:“原來是鍾御史,末將有禮了!”
如今孫策雖說是江南總督,掌握著兩州半的地盤,在諸候之中絕對是勢力最大的。
可是這江南總督,只是個他透過張紘自表的名號而已。對朝廷來說,他的官職依舊只是個小小的四品雜號將軍,所以在面對鍾繇之時,他依舊只是自稱下官末將。
面對這個當世的書法大家,愛書法成幾近偏執的中年人,孫策的心中同樣有著淡淡的佩服。正如對馬均等人一生不變的執著,有著一種打心裡生出的服氣。
“鍾大人以為,朝廷如若是繼續這般下去,大漢還會有前途嗎?”
孫策帶著反問的話,讓幾個大臣們的眼睛明顯的亮了起來。王朝都到了這樣的地步,誰不想要變革呢?可是沒有一個有實力的諸候支援,讓眾人變革的雄心,根本就是空中樓閣一般。
就算有點實力的諸候前來,不過是重複著董卓當年的所作所為而已。根本只顧著自己的享樂,拼命揮霍、吞噬著大漢朝廷最後的一點精血。
到如今,除了還有一個獻帝的名號,朝廷根本就是一個空架子了。連傳國玉璽也沒有的朝廷,手下更是無兵無糧。除了封官之外,頒佈的皇命連長安、洛陽都出不去。
那些諸位們除了要官的時候,誰還會把這朝廷當回事。更不用說對待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大臣們了。
對朝廷的前途更關心幾分的董承,有些急迫的問道:“那總督大人,你準備如何變革呢?你當知道如今朝廷之疲弱,大漢可經不起大的折騰了。”
孫策的眼中微微帶著嘲諷,看得董承終於漲紅了臉,低下頭去。
“都到了這般地步,這還想著對這病入膏肓的大漢,不要大動干戈就恢復到以往的樣子。痴人說夢嗎?
猛病還需重藥醫,只有徹底推倒重來,讓大漢經歷一番浴火重生般的痛苦,才能讓大漢的人民覺醒起來。
難道還象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