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聽說涼州軍已滅,而涼州軍首領李傕、郭汜、李利、華偉皆已伏誅。
眾口傳頌之下,整個洛陽都沸騰起來。興高采烈的軍民百姓。相邀著同往城門處觀看這四顆高懸在城門之上,還在滴血的人頭。
那般熱鬧的程度,絲毫不比當年董卓死時差上一點。可見涼州軍在京畿百姓的心目中,不得人心到了極點。
也幸好,那些投降的涼州士卒,都已經被徐榮先一步帶去長安。準備收編了留守長安的五千涼州軍人馬後,直接開始新軍整訓。有胡封在,倒也省下許多事。
不然這些俘虜押入洛陽,只怕會直接引起民變。若是遇到群情激憤的百姓,這些孫策與李儒費了許多心力。好不容易收降的俘虜,還有多少能活下來就只有天知道了。
如果事態激烈一點,這些涼州俘虜很可能會是全部被砸成肉泥。當年的長安之亂,護著董卓的涼州兵可是有不少落到這樣的下場。憤怒的民心不可違啊。
洛陽,獻帝臨時寢宮之中,孫策高大挺拔的身軀。直立在獻帝面前。初次相見的熱情過去,這兩個彼此間都是聞名已久的青年,此時都是靜靜的看著對方。
讓孫策跪拜一個比孫權還要小兩個月的少年,孫策自然是不會願意的。對這一點,在張紘隱約的暗示之下,生活在夾縫中多年的獻帝早已是心知肚明。
所以當孫策剛剛出現在獻帝寢宮前之時,獻帝早已是滿臉帶著燦爛的笑容,親自迎了出來。一看到這個高大英俊的大漢,立即極其熱情的握住了孫策有力的大手。
“孫愛卿,你來了!免禮,免禮!朕盼了你好久了!你來了就好!你們來了,朕就有了主心骨了!再不用受那些涼州反賊的氣了!江南軍來得太好了!”
獻帝如同普通的官吏之間,迎接相交多年的老友一般。那極端的熱情讓孫策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冷戰。雖然知道獻帝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