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部分(2 / 4)

小說:重生孫策 作者:西門線上

有才智的六位文人,在諸葛瑾早已安排下人準備好茶水的圓桌旁,分賓主坐了下來。

若是此時孫策在此,必定會感慨一番。此刻這太守府的書房裡,卻坐下了歷史上掌握了天下三分之二權力的人才。吳蜀兩國的兩位丞相,吳國的兩位大將軍。

如果徐庶不是被迫投了曹cāo。只怕也是不會比諸葛亮的地位差多少。又怎會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御史、中郎將。必竟他也是最先投靠劉備,並立下大功的超級人才。

算是虞翻也是極有才幹之人。如果不是脾氣過於梗直,一再犯顏直諫,得罪了歷史上只喜歡聽馬屁的孫權,他的成同樣不會低於這五人中的任何一位。

何況如今江南軍的律法。在官陳群與龐統的制定下越來越完善。江南軍需要的正是他這樣能秉公執法的官員。何況瞭解了他的xìng子,孫策必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法官專才。

可想而知,這一世的虞翻必然不會是被髮配交州,客死異鄉的淒涼下場。

在江東無數大事中活躍非常的魯肅更不用了,如果不是太過短命,他的成又怎會。

經過一番簡短的交談與對於時政的議論之後。六人也都熟識起來。對坐的五人中諸葛亮雖然年紀最。更是屬於平民的布衣之身。

可是在四個至少也是縣令級的官吏面前,卻也是侃侃而談,毫不怯場。他的話是深有見識,與顧雍等人談論之下倒也交流甚歡。

一番jīng闢的論戰下來,連帶著原本對他只是敷衍應對的顧雍,眼前一亮。

對諸葛家兩兄弟的才能更是高看一眼。當諸葛亮在顧雍的請求之下,談論了一番自己對江南軍內政的見解與分析之後,極為擅長內政的顧雍更是嘴裡更是連聲驚歎。

起身離座的向諸葛亮深深躬身一禮道:“諸葛弟果是人中龍鳳,見識非凡!方才所言,實在是發人深省,令我等茅塞頓開。俗話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若是顧雍將來在內政上有所作為,還要感謝弟今rì之教誨!且先受愚兄一拜!”

個xìng上同樣忠正直爽的顧雍,只是在短短的交談中,認可了諸葛亮的才學不在自己之下。有志不在年高,有識同樣不在年高。

覺得深有所獲的顧雍,卻是以半師之禮向十八歲的諸葛亮恭敬的拜了下去。引得諸葛亮急忙起身還禮,俊臉漲紅道:“元嘆兄長怎能如此,著實折殺弟了!”

伸手將這個足足大了自己一輪有餘的文士長者摻扶起來。心中對顧雍的好感當然也是大增。

本瞭解自家兄弟才智過人的諸葛瑾與徐庶之外,對內政之上並不十分jīng通的虞翻、魯肅對這年青的諸葛亮也有刮目相看之感。

他們自己對內政不擅長,但對顧雍的才能卻是有著相當的瞭解。能讓顧雍這樣的能吏歎服的人物,又那裡會是簡單的。哪怕諸葛亮看上去非常的年輕。

自家二弟得顧雍的敬服,讓諸葛瑾這個兄長也是面上有光。頓時眉飛sè舞的道:“元嘆兄不必多禮,你如此抬舉我家二弟,可是要讓這孔明少年得志的驕傲了!”

顧雍卻是正sè搖頭道:“非也,非也,諸葛弟如此年少,可才學已不在雍之下,值得雍這一拜。聖人有言,學無先後,達者為師啊!太守大人不必太謙!

不知諸葛弟可曾出仕?若是未曾,為兄此去金陵,願為諸葛弟向主公舉薦。我江南軍若是能得弟這般的年輕才俊,未來的大漢必能如虎添翼。弟自己也必能大展鴻圖!”

見顧雍一臉肅然的認真建議,一旁的徐庶卻是忍耐不住,哧的一聲笑了出來。

“元嘆兄,原來你也與主公一般,是愛才心切的伯樂啊!哈哈!孔明你看,連元嘆兄這般有見識的長者,也覺得你應當出仕,你從了大家的意思吧!”

聽徐庶的話,看著搖頭苦笑的諸葛亮,顧雍立即明白過來,也一起笑道:“看來諸葛弟的才名遠播,亦已在總督大人的關注之下啊!我這倒是多此一舉了!呵呵!”

顧雍的嘴上誇獎著諸葛亮,心中卻對孫策這個無孔不入的情報網有些驚訝:“看這孔明不過弱冠年紀,居然也入了主公的掌控之中。更不論我們這些年紀較大有些才幹的官吏了。

既然有才之人會被主公所熟知,那豈不是我們在任上的所作所為,主公亦能知之甚詳?看來對家人、親朋的要求必須要嚴謹。不然怕是會惹得禍從天降啊!”

連孫策也想不,自己對江南人才的一番收刮,卻是意外的讓顧雍想了這麼多。從此顧家的家規變得越發的嚴謹,顧雍本人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