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江南軍不遠千里前來,大動干戈之後,必然要有人負擔其中的責任。
而他身為太守,交州實際的控制者,士家的掌舵人,自然就是最應處死的罪魁禍首了。
咬牙道:“蔣使君!士燮身為太守,卻不思為百姓求福,不為朝廷分憂。以至交州民心動搖,軍心混亂。更使得貴軍代朝廷不遠千里前來,方至有此一戰!
如今交州生靈塗炭,軍民死傷慘重,這一切,皆為士燮一人獨斷專行所至,與他人無涉。還請蔣使君拿下士燮治罪。罪臣士燮原隨使君同去京畿,生死任憑朝廷處置。
但求,但求江南軍能放過士家其他人等,給我士家留下些香火。士家原從此退出交州!”
臉色堅毅計程車燮所說的話,讓剛剛恢復了一些計程車壹與士徽再次大驚失色,“不!父親大人(大哥)!士家怎能沒有父親大人(大哥)!”
不等兩人再說,士燮堅決的抬手,制止道:“你們不必多言!老夫身為士家族長,是我帶著士家走錯了路,一切自然有我來承擔!難道在士家,你們的權力要比老夫的還要大嗎?”
族長的強勢讓士壹與士徽頓時啞口無言,族長的威嚴自然無法挑戰。但他們同樣也不甘心就這樣看著自己的父親,自己的大哥,就這樣赴死。
既然士燮的決定無法改變,兩人只能將期望的眼神,看向了真正能做決斷的江南軍使者。
聽著士家三人的爭論,蔣琬平靜的臉上浮起一絲微笑:“士燮太守且勿急著決斷,要知道從此之後咱們就都是一家人了!而江南軍是不會妄殺自己人的!哈哈!”
“一家人?”對蔣琬的話,士燮與士壹與士徽卻都是滿頭的霧水。
“江南軍本是一家,你們既然投入我軍,那往後就是江南軍的一份子。難道士燮太守覺得咱們不是一家人嗎?”
雖然覺得不可能,士燮還是感到不可思議,小心的問道:“蔣先生,你是說不但不殺老夫一家,還讓老夫做太守?還在這交趾之地?”
對於士燮的疑問,蔣琬笑著肯定的說道:“那是自然,士太守對百姓來說,也算是個好官。我江南軍從來不會埋沒一個人才,更不用說是真正為國為民的好官了。
再說我江南軍此來,只是希望交州重新臣服於朝廷,為了維護朝廷的疆土完整。而不是簡單的為了滅亡你們,為何又要覆滅了你士家呢?
我家軍師有命,只要太守大人願意回頭,則大人依舊是交趾太守。不過按照江南軍的規矩,從今往後的太守之職,除了所屬的三班差役,不許再掌控兵權。
當然我江南軍會有一部長駐交州,助各郡太守平定匪亂,並負擔起保境安民之任。”
獨生子剛剛死裡逃生,讓心情放鬆下來計程車燮,早已沒有了往日的爭勝之心。此刻在士燮的心裡,只想父子還能相守著活下去,遠比起當什麼皇帝更重要的多。
若是兒子死了,他做為士家的長房長子,豈不是對不起自家的祖先。沒有了兒子,他全力創下的基業又有什麼意義呢?
何況如今士家很可能還能保有一個太守之位,他士燮還能有什麼不滿意的呢?雖然沒有了軍權,有些不太完美。這表示從此,士家再沒有了獨立反叛的可能。
可是憑藉著士家在交州的根基,士家就能很好的傳承下去。比起以往的造反者誅滅三族的結局,那已經是最好的處置方式了。
士燮只是略一思索,立即躬身道:“罪臣士燮謝過使君,從此士家必安心交趾民生,為朝廷鎮守南疆,若是再有異志,讓士家斷子絕孫,讓士燮天打雷劈,死無葬身之地!”
如此重的誓言,從士燮口中說出,表示了他堅定的決心。蔣琬笑道:“太守大人不必如此,只要士家從此忠於朝廷,江南軍定會保你們世代太平。”
不論士家願不願意,士燮的話代表著他們只能接受江南軍的統治,再無翻身的可能。
而身居高位的蔣琬知道,隨著科舉考試的推行,會有越來越多有才幹的官員做為管理者被選拔出來,進入當初朝廷難以掌控的偏遠州郡。
包括如今的交州,都將會牢牢的掌握在朝廷與江南軍手中。。。)
第一三三章交州平復
而士家只是交州七郡中的一郡太守,加之沒有了兵權,根本不可能翻出什麼風浪來。
至於士家的後人,在士燮之後必然也要與天下計程車人一起,參加科舉之後才能做官。而這些新選拔出來的官員,是不可能在自己家鄉任職的,也就沒有了串聯造反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