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奴隸們這麼好的未來!這大漢的天下,永遠不會有奴隸的出頭之日啊!”
看著書房門前肅立的兩排挺拔的衛士。兩人連反抗的心思也沒有了。轉身就一臉沮喪的向著孫策走了回去,雙雙跪在了地下。
不等孫策開口,蒲元就先說道:“今日做下了如此大事,元也沒想著活著回去。大人你要殺就乾脆的殺吧。不要再玩弄我們這些苦命的奴隸了!”
同樣滿臉悲傷的馬均,卻不說話。只是連連的點頭附合。
兩人的表態讓孫策一楞:“嗯!看來本將剛才的語氣激動之下有些變樣,讓他們誤會了。
哈哈!蒲元、馬均啊!蒲元是三國最偉大的制刀大師。未來蜀國的第一大匠。而馬均,則是三國魏國中最優秀的發明家。
可惜的是馬均卻沒有蒲元的研究條件,才會變得有些默默無聞。
因為蒲元研製的是軍事必需,急需的百鍊寶刀。而更加聰明的馬均,卻主要是製作一些不太實用的小玩意。
方才只聽得兩人是奴隸,卻一時沒反應過來。險些錯過了兩個大才啊!”
在這個時代裡,只有孫策這個後來者,明白馬均所做的那些小玩意,究竟代表了什麼。
“齒輪傳動嗎?按史書上記載的隻言片語來看,這個馬均應該是個玩木質齒輪的大行家。只要看後世,無處不在的齒輪應用,就可以明白,這個馬均是多麼偉大的天才。
他將大漢的齒輪使用比起西方人提前了整整1700多年!要是大漢有了這麼多的時間發展,再給這些齒輪傳動的物品,配上些原始能源。
大漢甚至可以直接跨進半機械化,這可是領先世界近2兩千年的機械化哦,嘿嘿!”
相對於整個國家的發展來說,馬均的作用,反而遠在能煉製百鍊寶刀的蒲元之上。不能說曹魏集團的人都是短視之人。但時代的侷限性,讓他們根本沒有齒輪應用的概念。
並不是什麼人,都能無條件的支援新生事物的。想到其中巨大的好處,孫策看著馬均的眼中甚至放出了異常的光芒來。
不過這閃閃的眼光,落在心中忐忑的兩人眼中,更是讓他們感到心中冰涼。
果然只見孫策一翻手,將一架小巧的連弩拿在了手中。地上跪著的兩個頓時顯出一臉的死灰,看來這個總督大人終於露出猙獰的面目,是想要用這弩弓來懲罰,處死犯錯的奴隸了。
出乎兩人所料的是,孫策在咔嚓聲中,將連弩取下了箭匣,交到了馬均的手中。
用極其溫和的聲音問道:“馬均,你瞧瞧這連弩如何?”
不善言辭的馬均,猶猶豫豫的接過沒了箭的連弩,不明白這個年輕的總督大人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生平最是喜好鑽研這些機巧之物的馬均,只看了一眼就被這架精巧的弩弓吸引住了。
再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在下一刻,就會被別人殺死!能把這個靈巧的機構研究透徹,就是死也值得了。
看到馬均的專注模樣,孫策的臉上顯露出,瞭然的微笑:“果然是他們!若不是能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狂熱鑽研精神,他們又怎麼可能有超越常人的能力!
今日還真幸運日,出門就撿到寶貝了!還不止一個!哈哈!”
一旁的蒲元,看到兄弟那狂熱的眼神,陷入了沉思鑽研。又看到孫策一臉怪異的笑容,還真是有些摸不著頭腦。又不敢打擾,只能呆呆的跪坐在地,等兩個事主回神。
心中發虛的蒲元等了好半晌,馬均才終於長吁一口氣道:“這種弩弓,方便倒是方便了,不過威力太小,敵人手中只需有一厚實些的木盾,則此弩必難以建功!”
馬均的話,可謂是一語中的。孫策頓時大喜,一個人能輕易的看解連弩最大的優點與缺點,這個人必然有著比製造者更高的匠作水平。
孫策連忙追問道:“馬師父,你既能找出缺憾,可有解決之法?”
聽到總督大人居然叫馬均為師父,蒲元的心中的擔憂終於放鬆了下來。看來自己與馬兄弟是真得性命無恙了。
反而是馬均自己的注意力全部專注在手中的弩弓上,卻是絲毫沒有注意到總督大人對自己稱呼上的變化。
胸有成竹的回答道:“當然有辦法,只要在這弩弓的發力器件上,換上本匠所制的木機。應當能將它的發射力量提升五倍,而且不影響此弩本身的射速!
不過這弩身的重量要增加少許!大約也就是半斤左右,應該影響不是很大。”
“什麼?五倍!還能不減慢射速?馬師父此言